黑鱼吃什么食物,黑鱼吃什么食物( 八 )


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 , 黑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 。
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 , 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当温度范围为 10℃ 到 15 ℃时,能离开水面达 3 到 4 天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黑鱼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 , 又名乌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 。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 , 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 。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 。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
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 。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 。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
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 。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 , 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幼鱼)黑鱼的游动速度缓慢[2] ,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 。黑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 。据解剖 , 一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 。黑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 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 。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 。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
与鳡鱼一样,以鱼、虾等为食 。但它的捕食方法与鳡鱼不同,从不主动追赶猎物 。乌鳢常潜伏在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若在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或平静的地方,则多隐蔽在水草下面或静止的水层中 。在捕捉食物时,它从不借助强健的身体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鱼,而是辅以狡猾的手段达到追捕食物的目的 。当它发现小鱼时,便在附近水草中隐蔽起来,静静窥视,等待对方松弛警惕,游动至它的附近时,突然冲向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咬住小鱼吞食 。
小黑鱼喜欢吃小鱼、青蛙饿极了也吃同类.人工养的黑鱼吃亮饵、虾、蛸、鱼肉 , 甚至泛白膘的猪皮就可以了
黑鱼饵料有动物内脏及各种小鱼虾等 。有的养殖户用鸡肠投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自己养殖黄粉虫、蝇蛆或蚯蚓,既可解决饵料问题,又可大大降低养殖成本 。黑鱼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配方为:绞碎的杂鱼虾糜70%、豆粉20%、酵母粉5%,余下的为多维素矿物盐、促生长剂和抗菌素 。日投饵两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7%,以多数鱼吃饱为难 。使用人工配合饵料,须从小进行摄食训练 。初期可将蚯蚓或鱼虾肉糜投放到食台上,将食台吊在水面下20 厘米处,引诱鱼苗摄食,待鱼苗习惯于上食台摄食后,再逐渐增加配合饵料 。在摄食训练中途不要投喂活饵,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

黑鱼吃什么食物,黑鱼吃什么食物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