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家畜饲养
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 , 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 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 。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的 。经鉴定 , 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 。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 , 年代都在前5000年 , 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 。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有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 。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 , 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 , 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 , 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 。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 。此外,还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
家畜主要有猪、狗 。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体态肥胖的陶猪和方口陶钵上刻的猪纹 。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大体是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 。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 , 可能牛也已被驯养 。
渔猎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 , 计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共40多种 。绝大多数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动物 , 仅鹿角即有 400多件 。鸟、鱼、龟、鳖遗骨数量也不少 。还发现有极少的亚洲象、苏门犀、红面猴等温热地带动物的遗骸 。骨镞达千余件之多,以铤部不对称的长锋或短锋斜铤镞较富特色,另有窄长锋柳叶形镞、钝尖或锐尖的锥形带铤镞等形制 。未见网坠之类渔具 , 而存在大量鱼骨 , 有些骨镞当兼用于射鱼 。其他渔猎工具还有木矛、骨鱼镖等 。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 , 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乘用 。利用禽类骨管雕孔制成的骨哨,既是一种乐器,狩猎时也可吹音用以诱捕动物 。
原始手工业
陶器以夹炭黑陶最富特点 。尤其在早期,无论炊器和饮食容器,都属这种陶质 。胎泥纯净,含铁量仅为1.5%左右 。以大量的稻壳及稻的茎、叶碎末为羼和料 。工艺技术上比较原始,器物均为手制,不甚规整;据测试,烧成温度为800~900℃ , 在缺氧的还原焰中烧制而成 。胎质比较粗厚疏松,重量较轻,吸水性强 。晚期阶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经慢轮修整 。出现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较复杂的器形 , 有的陶器烧成温度提高到1000℃左右 。
关于编结纺织,在河姆渡发现有芦苇席残片,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 。质轻的木纺轮,连同大小轻重不一的陶、石纺轮 。可供抽纱捻线之用 。还发现了据认为可能属于原始腰机部件的木质打纬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 。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针、管状针、匕、有柄匕、梭形器、锯形器、凿、匙等各种器物 , 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 。有笄、管、坠、珠等装饰品 。还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种)、靴形器等暂不明用途的器物 。磨制普遍精细,少数有柄骨匕、骨笄上 , 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 , 堪称精美的实用工艺品 。另有20余件象牙制品,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器、凤鸟形匕状器、雕刻编织纹和似蚕纹的小盅等,显示了当时的精湛技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有几个凤凰山在哪,凤凰山遗址详细资料大全
- 蒸槐花几分钟能够蒸熟,微波炉蒸槐花需要蒸多久时间
- 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李济在山西发掘了啥遗址,在山西夏县发掘了什么遗址?
- 冬奥会举办地如果不下雪怎么办,没有雪的国家能够参加冬奥会么?他们应该怎么练习?
- 男人春季吃什么能够达到进补的功效,春天吃什么补肾最好
- 喝什么茶晚上不会失眠,很多人有失眠的问题,喝哪些茶类能够安神助眠?
- 能够视频聊天一般是什么关系,老婆零晨6:30跟陌生男人视频聊天,请问什么关系?
- 喝什么茶能够达到减肥的效果,什么茶减肥效果好 6种效果出色的减肥茶推荐
-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