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个关于婚姻的获奖短片《静音》 《静音》:夫妻双方协同的程度,决定了婚姻的幸福指数( 二 )


但张欣说:
我觉得这个婚可以结 , 退一万步说 , 即使失败了 , 我也会从这个婚姻中收益 。
其实促使张欣进入婚姻的关键 , 是当时潘石屹的身份和能力 。
一直在国外生活的张欣 , 对国内的一切都了解甚少 , 想要回国发展 , 她就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 。
而彼时的潘石屹 , 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 且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家 。
张欣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 白捡了一位现成的人生导师 , 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共同打造了创业神话 。
《简爱》里有一句话:
爱是一场博弈 , 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 , 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
婚姻说到底是一种互利 , 我们需要付出感情和时间 , 当然也渴望回馈与成长 。
但婚姻从来不是独角戏 , 它需要两个人的参与 , 更需要两种思维的协同合作 。
在纪录片《人间果实》中 , 有一对相伴了65年的夫妇感动了无数人 。
90岁的修一和87岁的英子拥有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 , 但两人却没有一天不感觉到幸福 。
修一最爱的食物是土豆 , 而英子对土豆完全无感 , 但英子经常为修一做土豆 , 只为了看到对方享受美食的满足 。
英子平时大大咧咧总犯迷糊 , 用过的东西也不记得放回原位 。
但修一从来不埋怨 , 只悄悄地跟在英子身后整理 , 或者写一张可爱的便签提醒英子 。
幸福的婚姻 , 不是改造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而是在陪伴彼此的漫长岁月里 , 发现对方的好、接纳彼此的差异 。
珍惜的前提是协同 , 求同存异才能一起成长 。 美好的婚姻 , 无外乎相互尊重、相互扶持、携手同行 。

昨天刷到一个关于婚姻的获奖短片《静音》 《静音》:夫妻双方协同的程度,决定了婚姻的幸福指数
文章图片
03
学会协同 , 距离幸福更进一步 。
有一部叫作《婚姻故事》的电影 , 女主角妮可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 为婚姻包揽了一切琐碎 。
但长时间牺牲自己成全丈夫的结果 , 并不是幸福 , 而是丈夫的忽视甚至无视 。
“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 我只是让他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 ”
其实 , 妮可的无助何尝不是大多数婚姻的真实写照?
没有协同、没有合作 , 过度付出与单方面的隐忍 , 只会让婚姻中的一方陷入自我贬值的恶性循环 , 婚姻关系最终分崩离析 。
在《第3选择》一书中 , 作者提出了达到协同状态的“第三选择思维” , 从认知到行为 , 彻底颠覆了过去“要么对抗、要么逃避”的两种选择思维 。
1.我看到自己
诗人鲁米说:“世人从不审视自己 , 他们只会责怪他人 。 ”
在婚姻关系之初 , 我们往往会带着滤镜看向伴侣 。 但随着时间流逝 , 伴侣身上的缺点渐渐显露出来 , 我们的目光也随之变得尖锐起来 。
可我们没意识到 , 当我们审视伴侣身上的缺点时 , 已经完全忽略了自我 。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 我们的喜怒哀乐不应该只依赖于伴侣的表现 , 而应该从自我认知上寻找问题的答案 。
觉察自己 , “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
2.我看到你
既然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 伴侣间的差异就是永恒的存在 , 千万不要试图改造对方 , 让伴侣活成自己意愿中的样子 。
两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个性天赋 , 不是正好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乐趣?
刘嘉玲与梁朝伟性格迥异 , 但一冷一热、一动一静的两人 , 已经携手走过了30年 。
被问及爱情保鲜的秘密 , 刘嘉玲坦言 , 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和支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