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 人到中年,远离“长期缺钱”的人( 二 )



岳云鹏 人到中年,远离“长期缺钱”的人
文章图片
深以为然 。
人活到一定年纪,总会明白:
任何事情,只想不做,永远无法实现;只有敢于行动,才有让梦想变为现实的机会 。
赚钱也是如此 。
年轻时候好高骛远,寅吃卯粮,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成功,却从不懂得付诸行动 。
即使机会已然摆在眼前,依旧踌躇不前 。
等到年老时想要改变,却又屈服于现状,一辈子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
作家韩少功说:
【岳云鹏 人到中年,远离“长期缺钱”的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足够根据,来发现自己的贫困 。”
说得正是如此 。
我的一个远房表叔,年轻时总吹嘘自己,有一天会兴旺发达 。
那年头,流行外出打工 。
很多村里的壮劳力,都出去找机会,他却冷眼旁观:
“干这些堆砖砌瓦的活,能有啥出息!要干,就得干点大事!”
后来,别人打工回来,一个个盖起了小洋楼,而他还蜗居在破旧的小平房里,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 。
他虽羡慕,却仍然口不饶人:
“这些人眼瞧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在外打工,不知道有多寒酸 。换做我呀,当然得干点更赚钱的营生 。”
到了近几年,不少村民靠山吃山,兴办起农家乐,表叔家里地段合适,本来也可以大干一场 。
可他却不无鄙夷:
“费这个功夫,还不如在家多喝一碗酒 。看着吧,等待着个好机会,我也会赚上一个亿 。”
就这样,终日沉迷幻想的他,眼看双鬓发白,却还是一事无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
“好高骛远是空想,脚踏实地是梦想 。”
生活中,像表舅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虽有目标,却从不付诸行动 。
永远只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之中,自然也无法赚到更多的钱,得到想要的生活 。
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努力 。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又怎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
有句话说,人到中年,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其实选择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
想要余生过得轻松自在,就必须远离这些只想不做的缺钱之人 。

岳云鹏 人到中年,远离“长期缺钱”的人
文章图片

岳云鹏 人到中年,远离“长期缺钱”的人
文章图片
远离没有风险意识的人
书籍《稀缺》里,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
在印度贫民窟,有这样一群小贩,他们每天清晨向银行借款1000卢比用于买货,然后在路边摆摊,贩卖蔬菜、水果和鲜花 。
傍晚时,把当天挣得的100卢比,拿出其中一半归还利息,剩余的50卢比用作日常开销 。
如果小贩能每天攒下5卢比,那么200天后,他们就能攒到1000卢比,不必再向银行借贷 。
但让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小贩,都会将剩余的50卢比全部花光 。
即便研究人员一次性给予小贩1000卢比,但几个月后,小贩还是重回最初的状态 。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小贩并不是真的赚不到钱,而是缺少“风险意识” 。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不懂延迟满足,也不懂得未雨绸缪 。
直到意外来临,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后悔没有提前准备 。
梁文道曾说:
“年轻人的好处,就是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 。而中年人在煽动翅膀时,两边羽翼还挂着甩不掉的沉重秤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