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请过低配的生活( 二 )
一直到黄昏的时候 , 他才意识到得赶紧回去 。
此时他三步并作两步往回跑 , 但没能及时回到起点 。
最终 , 他一寸土地都没能得到 。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 , 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 ”
很多时候 , 人生万千烦恼 , 不是所得太少 , 而是想要的太多 。
如果欲望大于能力承受范围 , 你就会付出巨大的压力、焦虑的代价 。
低配的生活 , 其实是一种放下 。
放下浮躁的心 , 放下繁华的景 , 放下求而不得的欲念 。
如此才能减轻心的负累 , 活得坦然自在 。
正所谓:少欲则心静 , 心静则事简 。
人到中年 , 欲望越少 , 心事越少 , 心态越好 。
文章图片
03
圈子低配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 , 而是回到孤独之中 , 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 。 ”
人在年轻时 , 总喜欢给圈子做加法 , 乐衷于结交各种人脉 。
等待中年以后回头看 , 发现能留在生命中的 , 也就那么几个 。
这时才领悟 , 其实没必要再为了所谓的高级圈子挤破脑袋 。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 , 作者李尚龙说自己曾非常迷恋社交 , 也有很多牛人、大咖的联系方式 。
他常常给这些人送礼物 , 还陪聊 , 以为大家感情很好 。
但后来 , 当他遇到问题去请教他们时 , 得到的回复是冷冰冰的三个字:“我没空 。 ”
这时 , 李尚龙幡然醒悟:
“除去彼此的感情 , 能让对方帮自己的根本条件 , 是你能提供等价的回报 。 ”
你不优秀 , 认识谁都没用 , 所谓的高配圈子都是假象 。
况且 , 人到中年 , 精力是有限的 。
时间在哪里 , 成就也就在哪里 。
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去攀附所谓的牛人圈子 , 哪有时间去提升自己呢?
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 都不是靠拼命社交建立起来的 。
与其讨好攀附高配的圈子 , 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 。
04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
曾有位学生去教授家做客 , 发现教授家很小 , 里面还堆满了书 , 根本没地下脚 。
于是问教授:“您现在声名在外 , 何必要蜗居在这里过艰苦的生活呢?”
教授回答了一句话 , 让他永生难忘:
“艰苦吗?可是与书相伴是我一生最想过的生活 。 ”
低配人生 , 不是要你衣衫褴褛 , 吃糠咽菜 。
而是更加重视内在的修养 , 重视精神的成长 , 灵魂的丰富 。
中年人最好的自律 , 是过低配的生活 。
当你能克制自身欲望 , 不受外物影响 , 才能真正地回归本心 , 感受生命的真谛 。
这种低配的人生 , 其实是高贵地活着 。
点个赞吧 , 与朋友们共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往后余生,遇见这三种人,请拿命珍惜
- 人到中年,远离四个人,继续来往也毫无意义
- 原生家庭|人到中年,还在炫耀这些的人,很难有出息
- 相亲|请警惕那些让你迷失自我的“捧杀”
- 人到中年,多靠近“滋养”你的人
- 人到中年才明白,三个人生幸福的真谛
- 老了以后,这两种关系要断掉,晚年才会安稳
- 人到中年,学会这三条职场生存法则,不会被大学生取代
- 领导在请客吃饭时,有三个信号,说明在嫌弃你,鼓励大家排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