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剩女|除了年龄和生育底线外,“剩女”范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参考指标

喜欢 , 就请关注“府右街二子” , 不喜欢 , 划过去就是了 , 并不麻烦 。
大家对“大龄剩女”约定俗成的共识包括年龄和生育两个底线 。 年龄方面 , 绝大多数人认为30岁以上即为“剩女” , 这个标准应该参考了法定适婚年龄(男22岁 , 女20岁)和传统的婚嫁年龄(男24、5岁 , 女22、3岁);而以生育危机线衡量的“剩女” , 则将“剩女”的最大限度放大到45岁之前 。 这两个衡量“剩女”的民间说法 , 从女性心理成熟度和生理(生育)安全的角度看 , 相对合理 , 而且符合大众认知 。 但目前有一部分人 , 尤其是部分女性因婚姻焦虑产生了“剩女”年龄趋低的焦灼感 , 在年龄和生育极限两个指标外 , 这种焦灼感反映出一个假象 , 即——婚姻早熟 。

大龄剩女|除了年龄和生育底线外,“剩女”范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参考指标
本文图片

有人问 , 25岁算大龄剩女吗?回答问题前 ,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女性成为“剩女”前的几个年龄段 。 众所周知 , 我国现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 , 即小学6年 , 初中高中各三年 , 也就是说 , 一个人从7岁开始上学 , 12年义务教育结束 , 本人年龄应为19周岁 。 那么 , 加上四年的大学教育 , 毕业时的年龄为23周岁 。 就算毕业当年就参加工作 , 到25岁才不过有两年工作经历 。 结婚意味着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家庭 , 要考虑婚后的家庭开支 , 比如房贷、车贷、衣食住行 , 包括下一步生儿育女的用度等等 。 刚工作两年就焦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剩女”行列 , 这是“婚姻早熟”的迹象 。

大龄剩女|除了年龄和生育底线外,“剩女”范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参考指标
本文图片

女性希望在最佳年龄结婚 , 在最佳时期怀孕生产 , 这无可厚非 , 社会也鼓励这样做 , 但是 , 所有的家长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结婚后 , 能够和TA的配偶独立支撑起这个小家庭 , 而不是像没断奶的孩子似的向父母伸手 。 那么问题来了 , 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两年 , 这两年能积累多少财富?两年的工作时间 , 一个人能历练多少社会经验?你当前的工作 , 能有多大把握确保婚后两个人的收入叠加能使小家庭衣食无忧?还有 , 社会实践是有效提高一个人心智的打磨机 , 两年 , 打磨机才启动不久 , 收入不高 , 工作尚不稳定 , 心智并未全熟 , 刚刚25岁就开始产生婚姻焦虑感 , 说“婚姻早熟”不过分吧?

大龄剩女|除了年龄和生育底线外,“剩女”范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参考指标
本文图片

一个家庭的诞生 , 并非是两个适婚年龄的男女领证结婚那么简单 , 这里面还包括稳定的工作和相对满足的收入 , 也包括一定的社会资源积攒和社会阅历的丰富 , 因为谁都不可能孤立于社会我行我素 , 而社会就是人的江湖 。 25岁的女性 , 你和闺蜜可能还没有处到无话不说的地步 , 与同事也少不了职场上的尔虞我诈 , 跟头没摔过几次 , 被人挖坑还抽抽噎噎骂人家不要脸;缺乏抵御职场风险的自保铠甲 , 缺失笑对失败的自信和“败不馁”的勇气 。 急于结婚 , 难道是要把这些“江湖风险”引入家庭内部消化吗?如果家庭内部消化不良 , 后面的风险无法预估 。

大龄剩女|除了年龄和生育底线外,“剩女”范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参考指标
本文图片

合理的社会实践时长 , 至少应有5年 , 即23岁至28岁 。 两年用于摔打自己 , 摸着石头下河 , 摸着石头上岸;再用两年进行稳固 , 此阶段为积累社会资源并有限地丰富社会阅历 , 至少不能再像前两年那样总是自己受伤;第五年实现跳跃式进步 。 为什么第五年才开始跳跃式进步?别的不说 , 说一个人人都心领神会的现实 , 很多公司 , 尤其是私企 , 招聘用人时 , 对于女性会有两个“特殊”内容 , 婚否?育否?你入职没两年就结婚生育 , 这对于小格局的企业来说 , 就是一笔负担 , 没人敢跟你签长期劳动合同 , 多数是一年一签 , 一结婚 , 合同不再续签 。 小格局的老板都算这笔小账 , 跳蚤肉少也是肉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