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到底有多不专业?我们找3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了聊( 二 )


在咨询室外的场合出现在来访身边 , 很可能会引发来访焦虑、没有安全感等等的负面心理情绪 。 比如 , 来访可能会认为不安全、担心咨询师会不会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周围人 。
不少网友反应贺顿像“检察官”或“班主任” , 确实 , 剧中的贺顿在咨访关系中常常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状态 。
在有讨好型人格的来访者小莫的案例中 , 小莫的低自尊 , 以及他曾被校园霸凌、被霸凌后没有接收到父母的情感支持等深层问题还没有完全浮现时 , 贺顿就手把手地教小莫如何拒绝别人 , 急于替小莫解决当下的问题——例如在同事请小莫帮忙做ppt时 , 贺顿教他以“这次帮不了你 , 但是我可以帮你其他事情”的具体措辞回绝同事的请求 。

|《女心理师》到底有多不专业?我们找3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了聊
本文图片

而心理咨询师杨睿表示 , 在来访者没有充分理解自己问题的成因时就给建议 , 可能会给来访压力 , 并且可能会导致来访过度依赖咨询师的权威 , 阻碍ta们进一步挖掘自我深层问题的力量 。
更糟糕的情况是 , 当来访在对自身核心问题缺乏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执行咨询师的建议 , 很可能导致ta们在执行不当时强烈地受挫 。

|《女心理师》到底有多不专业?我们找3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了聊
本文图片

(小莫在执行建议受阻时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
另外 , 贺顿常常使用笃定的表述 , 或者给来访抛出封闭式的问题 。 在与自杀少女尤娜父母的咨询中 , 贺顿在简单了解尤娜父母几次争吵的原因后断言:“你们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很大的问题 。 ”

|《女心理师》到底有多不专业?我们找3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了聊
本文图片

类似地 , 在患有产后抑郁的妈妈向贺顿倾诉自己生产后和家人的关系有变化后 , 贺顿便向她发问:“你产后身材松垮……你觉得自己慢慢没有价值 , 对吗?”

|《女心理师》到底有多不专业?我们找3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了聊
本文图片


|《女心理师》到底有多不专业?我们找3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了聊
本文图片

这种试图快速定位来访者问题的提问方式 , 是急于验证自己假设的体现 。
心理咨询师莫楠表示 , 咨询师应该做的是根据来访的叙述 , 更多地引导来访去理解行为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 而不是从主观臆断出发去“审判” 。 更适用的表达方式应该是类似“我不确定是不是这样”“有没有可能……?”
这样开放式的提问, 才能给予来访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间 , 使ta们开始觉察到自身的问题 , 帮助ta们在自我了解的过程中 , 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 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 。
可以说 , 这正是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职责 , 不是许多人所误认为的替来访者解决问题 , 而是清除阻碍人们成长的障碍 , 从而使人们发育出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力量 。
正如卡伦·霍尔奈所说 , “如果移除了障碍 , 人自然地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 , 就像一个橡树籽成长成一株橡树 。 ”
著名的美国心理咨询师欧文雅洛姆说过 , “保密”是个体治疗的重要基本规则之一 。 遗憾的是 , 我们在看剧期间发现 , 《女心理师》中很多的场景和设计在这一点上显然缺乏考量 。
比如心理咨询师莫楠提到 , 剧中拨打自杀干预热线的尤娜对接线员讲述的内容就被除接线员之外的在场其他人听到甚至加以讨论 , 其中包括前来参观的投资出资人 , 这相当于泄露了尤娜的隐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