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 , 从自己做起 , 在工作与生活中关心有抑郁症倾向的同事友人 , 尽可能地宽容与理解他们 。
04
就如同新冠病毒一样 , 人类对于抑郁症最务实的态度是:做好与之长期共存的准备 。
正如王立铭所说 , 人类对抗抑郁症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 甚至有可能 , 我们虽然在局部取得了某些进展 , 但是在整个战场上 , 我们至今都还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
即使在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 , 当一个抑郁症患者就医 , 医生拿出的很可能只是一份极其粗糙的调查问卷 , 他只能根据患者最近心情如何、饭量和睡眠时间有没有变化、有没有自杀的念头等来作出疾病诊断 。
王立铭就此认为:“人类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定义还停留在上古时代 , 还没有能力把一种疾病严格地定量化、物质化、直接关联到某个可以深入研究的物质基础上去 。 ”
那么 , 我们如何与抑郁症长期共存?
最重要的当然是医学的持续进步 。 2019年3月 , Spravato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正式上市 , 这是30年以来 , 第一款上市的全新抗抑郁药 , 用王立铭的话说就是:人类渴望一种全新的抗抑郁药 , 特别是作用机制全新的抗抑郁药 , 实在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 。
本文图片
▲《丘吉尔的黑狗》
不过 , 时至今日 , 关于抗抑郁药是否有效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
在科学彻底能解决这只“黑狗”之前 ,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恐怕还是抵抗偏见 。
停止对抑郁症患者的标签化 , 让什么脆弱和精神不强韧的偏见见鬼去;让抑郁症患者敢于对同事和朋友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而不是陷入无边的耻辱感;为抑郁症患者创造积极就医的社会环境 , 而不必担心被歧视和被污名化 。
【|我们对抑郁症的偏见从未停止!】所谓抵抗偏见 , 这当然也包括患者本人 。 作为全球最知名抑郁症治疗专家之一的保罗·吉尔伯特曾说过:“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 , 将走向何方 。 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 , 这虽然痛苦 , 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本文转自:河南法制报如果人生像考试一样 夜读|来,对一下人生答案
- 顿悟:这才是面对梦想的姿态
- 33张活久未见的对比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自然太神奇了
- 我们在评论美国,美国也在评论中国,“走着瞧”将在未来评论中美
- 天下第一奇庙”!不供仙佛,却供27位解放军,每日香火鼎盛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