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此时个体可以做出两种选择:
1.做绝对有价值 , 但不一定是符合自己兴趣的事情 。 比如在一个巨大的工厂之中成为其中一分子 。
2.首先满足个人感受 , 不考虑自己与工作的适配性以及收益 。
面对这些选择 , 梁永安教授认为 ,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 , 可以“啃三年老” , 其实目的并不是让年轻人不工作 , 而是在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迷茫时期 , 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本文图片
父母的“命令”是否应当听从?
此外 , 之所以现如今社会当中会出现大面积的“啃老”现象 , 却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反对声音 。
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就是因为 , 大多数“新型啃老”的年轻人 , 都是为了提升学历、拥有编制或者是拿到某项技能凭证 , 这些东西对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其父母那一代人而言 , 是比较珍贵的 。
因为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这代人 , 往往都是经历了物质生活水平不发达的年代 , 并且他们又会受到来自他们父辈的教导 。
本文图片
那么对于那些有自己职业想法的年轻人而言 , 当面对父母“考公”、“考验”等“命令”时 , 是否应当听从呢?
这一点还是应当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 以及自己对于外界压力的看法来决定的 。
如果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值得坚持的 , 并且能够无视来自父母及他人的压力 , 那么就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 。
应当“内卷”还是“躺平”?
这两种观点有些针锋相对 , 对于个体而言 , 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这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本文图片
对于某些个体的工作类型而言 , 一味地努力其实是难以取得什么显著提升的 , 那么此时就需要一段时间的间断 , 无论是对于生活的感悟也好 , 还是停下来反思工作当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也好 , 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
对于另外一些个体来说 , 大学的时间是飞速度过的 , 对于他们而言 , 几乎在大学时期什么都没有做 , 就立马要面对就业的压力 。
诚然 , 其中有一些个人的原因 , 但是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 一味地与他人一样 , 一头“扎”进人海之中去盲目寻求工作 , 其实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
本文图片
那么此时的“躺平”心态则更像是一种自我的调节 , 让自己在紧密的学习与工作之间找到一种方式 , 明确自己的目标与生活方向 , 而不是随波逐流、精疲力竭却不知所措 。
当然 , 只是暂时以“躺平”的心态生活 , 而不是一蹶不振 。
总而言之 , 虽然梁永安教授提到了“毕业应当啃老三年”这样的话 , 但是他的重点在于 , 年轻人不应盲目地求职 , 而是应该最好准备、找好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 。
本文图片
我们在理解时 , 也不宜太过片面 。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小梅和老公是大学同学 婚姻出现危机时,大可不必觉得自己的后半生就无望了
- 学历|学历贬值、就业困难,年轻人该怎么办?复旦教授:先在家啃3年老
- 人到中年,学会这三条职场生存法则,不会被大学生取代
- 看图猜成语:一共9道,大学教授会4道,清华学霸居然1分钟全对
- 很多时候 贫困大学生考试作弊,成绩突然下降,网站批判小美
- 班群 我终于删掉了大学班群
- HR:三无家庭的大学生,再优秀我们也不招!你凭啥否定我的努力
- 重点大学教授工资一个月多少钱?工资条揭露了成人社会的残酷规则
- 刘婧睿|广西“90后”女大学生钻研改进火车厕所 聚会常被朋友叫去洗手
- 清华大学|毛毛茸茸,暖暖过冬~清华,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