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气候类型及特征,河南是什么气候

1、河南是什么气候河南气候:
河南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势西高东低 , 属暧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候灾害频繁的特点 。
近1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2.9―16.5℃ , 年平均降水量为464.2―1193.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5.9―2230.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08.7天―290.2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
河南地理位置: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 , 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蝗丝谥诙啵?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 。
区位优越,位居天地之中,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
农业领先 , 是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环⒄菇峡?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省份首位;潜力很大,正处于蓄势崛起、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

河南气候类型及特征,河南是什么气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河南的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差异是指我国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 。第一气候差异,南涝北旱 。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男方不仅与历时长 , 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第二,人文差异 。南京北镇从整体上看 , 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产业发达,北方历来是中国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经西安 , 元明清都盯住北京,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 。南方自南宋起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农业发达,同时也是贸易港口的主要集散地 。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 , 更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在政治经济上的心态 。第三,工业差异 , 南轻北重 。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中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了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而中国南方是多稀有金属、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等高端工业原料 , 但缺少煤炭石油等基础工业原料,而南方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 所以选择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婴儿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第四,交通差异,南船北马 。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 , 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播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
第五,建筑差异 。南间北平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是从南往北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男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机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北方由于降水较少 , 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以节省建筑材料,还可以兼做晾晒作物的场所 。同时东北地区由于降雪量较大,且积雪春天才能融化为减轻积雪对屋顶的压力 , 房屋顶高而尖的现象也很普遍 。另外中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 。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另外空间界限分明 。中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作出总结,南方为朋多场口 , 北方为倭 , 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 , 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 , 北方建筑立于保温保暖 。第六语言差异 , 南繁北齐中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奇即南方语言繁杂 , 北方语言比较单一 , 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于北方方言区 , 从哈尔滨到昆明 , 昆明虽地处南方 , 但语言分区为西南官话区 , 西南官话及北方方言的分支 , 直线距离3000多公里 , 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 。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明细化等,彼此差异极大 , 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 。一则是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很多 , 彼此融合 , 因而语言差异不大 。二的南方多丘陵地带,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花 。第七,饮食差异,南米北面一般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和米粉,传统北方人华北和西北地区喜爱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 。
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都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产习性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洗干耐寒的小麦生长 , 所以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的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 。同时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移民后裔,故对面食也不排斥 。华北的京津地带,由于明清时期南方漕运的粮食为稻米的缘故,饮食习惯上对米饭接受度大于华北其他地区,一般以米饭为主的东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一般会把米饭简称为米,炒饭即称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种小吃 。第八,体质差,一男矮北高 。
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中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据统计,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米,银桂地区则是1.64米 。从南北方的温差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快 , 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酝酿的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 , 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 , 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应该长得高大一些 。
河南气候类型及特征,河南是什么气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郑州的气候类型和特点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冬季漫长而干冷 , 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 。全年平均气温15.6℃;8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5.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15℃ 。全年平均降雨量542.15毫米,无霜期209天 。全年日照时间约1869.7小时 。郑州,别名商都、绿城,河南省省会,是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接壤 , 西南与平顶山接壤,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 。截止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60.06万人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郑州获评为新一线城市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 。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郑州市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 。郑州市境内的伊洛河、汜水河和枯河是黄河的支流 。伊洛河由洛河和伊河交汇后形成,总长447公里 。汜水河分为两支,东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五指岭北坡,西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巩密关村以北五指岭东牛旦山,汜水河上游东支建有仙鹤湖水库,西支建有峡峪水库 。枯河古称“旃然河” 。金水河为西南至东北流向 , 金水经郭家嘴水库和帝湖水库(原金海水库)进入郑州市区 。
河南气候类型及特征,河南是什么气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河南有哪些地理环境特色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 ~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 。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 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7位 。
河南正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置适中 。河南在全国的版图上,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占着居中的地位 。以河南为中心 , 北至黑龙江畔 , 南到珠江流域,西到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跨越两至三个省区 。若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唐,南下武汉三镇,西入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内 。在历史上,河南一向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 。现代的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河南,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因此,无论从与全国经济联系考虑 , 还是从相邻省区经济技术交流着想,河南均处于中心位置 。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形势下,对全国经济活动中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省区不可比拟的 。
气候特点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 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 。其特点为:其一,过渡性明显,地区差异性显著 。河南处于中纬度地带,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 。此线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此线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 。全省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差异 , 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 , 北部和西北部少 , 气候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其二,温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 。河南气候温和,全省年平均气温12.8-15.5℃ , 冬冷夏炎,四季分明,具有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风沙多,夏日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特点 。河南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长,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 。其三,季风性显著,灾害性天气频繁,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 。季风气候对农业有利的方面是主导的 , 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主要在于它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往往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降水的不稳定性极易引起旱涝灾害 。
地貌特征,河南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系统齐全,构造形态多样,是我国地质条件比较优越的省区之一 。河南的地貌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地势西高东低 , 东西差异明显 。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 。西部的太行山、崤山、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及伏牛山等属于第二级地貌台阶,东部的平原、南阳盆地及其以东的山地丘陵,则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 。河南地势的总趋势为,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 , 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 , 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 。河南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2390.6米,正是这样的地势,使河南境内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 。其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 。河南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境内不仅有绵延高峻的山地 , 也有坦荡无垠的平原,既有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山丘环抱的盆地 。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 , 为河南农林牧和工矿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河南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北、豫西和豫南地区,北有太行山、南有桐柏山、大别山、西有伏牛山 。河南的丘陵多数是低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石质丘陵,有些是黄土高原经流水切割而形成的黄土丘陵,丘陵与山地往往相伴而分布 , 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北少数地区、豫西山地东缘和豫南东部边缘地带 。河南平原广布,辽阔坦荡 。省内中部、东部和北部平原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亦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麓,南至大别山北麓,东面和北面至省界,面积广阔 , 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 。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地貌特征,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最大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地势平坦,水热资源丰富 , 多种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发育 。
地质土壤 河南省由于气候、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以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因而土壤类型繁多,其分布情况如下:
京广线以东,沙、颍河以北的广大黄河、海河冲积平原 , 是河南分布面积最大的潮土区,山丘区较大河流的河滩地一般也是潮土分布区 。河南的潮土可分为砂土、淤土、两合土3个土属 。砂土主要在黄泛上游和主泛道附近,淤土在下游或河间地带的静水沉积区,两合土则介于两者之间,这些地区因耕垦历史久,一般有机质缺乏,自然肥力不高 , 因为漏水漏肥,灌溉指标和施肥水平都要较高的标准 。
沙、颍河以南的淮北平原和南阳盆地唐、白河两岸的南阳、唐河、新野、邓州等是砂疆黑土分布区,这些地区土质粘重 , 水分物理性差,排水不良,下部常有砂疆阻隔,但有机质较高,有较大的潜在肥力 。
黄河两岸的新乡、商丘、开封、濮阳等4地区的部分县是盐碱土的分布区 。由于含盐量过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重度盐碱土则寸草不生,成为盐碱荒地 。建国初期盐碱地面积约600多万亩 , 后因灌溉不当,1961年发展到1300多万亩 , 70年代后大力推行挖沟排水等措施,目前已降到约400万亩 。
淮河以南的洪积倾斜平原,淮河北岸的淮滨、息县、正阳及省境内的唐、白河下段河流两侧等地区有水稻土的分布 。总的来说,河南省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低 , 耕层欠松宣,其肥力水平不及长江下游的水稻土,但仍是河南的高产土壤之一 。
豫西的黄土丘陵的白土阶地和缓丘上中部的立黄土、低山丘陵区位置较高处的红粘土、太行山及伏牛山东侧向潮土过渡地区的油黄土等,都是褐土类的土属 。这些地区有些肥力尚好,有些则属瘠旱薄地,但水土流失严重,是需要采取水保措施的主要土类 。
由秦岭入河南段(灵宝南部)起,东到嵩山、东南到方城北,熊耳山、嵩山和伏牛山2支层叠的中山山地,太行山的中山山地均分布着棕壤 。这些地区层厚变化大,一般土层较薄,是林业用地,宜控制开垦、合理利用 。
豫西低山与丘陵的南坡和大别山北坡 , 或称坡积侵蚀缓岗坡地,发育有黄棕壤 。是河南亚热带林木 , 特别是茶叶、油桐等经济林木的适宜土壤 。但这种低山丘陵风化严重,水土流失较厉害 。此外在南阳盆地和信阳地区的低丘岗地上,由黄棕壤或黄褐土经耕种熟化而来的黄刚土亚类,是旱地土壤,土质粘重,干时坚硬易于龟裂,通气性能不良,有机质含量偏少,易旱易涝,是河南低产土壤之一 。
综上所述,河南的土壤大类型有黄棕壤、棕壤、褐土、潮土、砂疆黑土、盐碱土和水稻土7种 。若以质地分类 , 它们占总耕地的百分比是:粘质47.1、沙质19.9、壤质15.1、沙壤质底层加胶泥14.0、砾质3.9 。
截止2001年底,全省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48个市辖区,89个县,2123个乡镇,4.80万个行政村 。省辖市为: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省辖地区为:周口、驻马店、信阳,省直管市为济源市 。
河南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 。北部为太行山脉,西部为秦岭余脉,南部为大别山脉 , 桐柏山脉,中南部自西北向东南横亘800里的伏牛山脉,母亲河黄河横贯东西,东部为广阔的黄淮海平原 。河南分属四大流域,北部为海河流域,中部为黄河流域,西南为长江流域,东南为淮河流域 。气候上北部为中温带,南部为暖温带 。河南自古以来就气候温暖湿润,山水相连,适合人类居住 。
河南气候类型及特征,河南是什么气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河南省的气候特点,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 ,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
【河南气候类型及特征,河南是什么气候】扩展资料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 ,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河南基本气候特点河南气候总体特点:具有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的基本特点,并且存在着自南向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两个特征 。气候四季分明河南气候四季分明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特色 。随着一年内冬、春、夏、秋季节的更替,四季气候明显各异 。即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降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干燥:冬季(12―2月)盛行寒冷、干燥的偏北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 。春季多风干旱:春季(3-5月)河南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温迅速回升、乍寒乍暖 。夏季炎热多雨:夏季(6――8月)盛行温暖、湿润的偏南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秋季晴朗日照长 :秋季(9――11月)为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 。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减少,日照充足 。雨热同期河南气候的另一特点 , 是各地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 。气温冬季最低,降水最少;夏季气温最高,降水也最多 , 高温期雨期同步出现,这种雨热一致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用率 。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迅速,蒸发、蒸腾以及呼吸作用加剧,需要较多的水份供应才能正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 这时降水丰富正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好雨知时节”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气候多样气候过渡性是河南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的显著地方特色 。这种过渡性表现在两方面 , 一是境内南北方向上的气候纬度地带过渡,二是东西方向上气候高度地带性过渡 。气候纬度地带性过渡:河南南部因太阳辐射条件优越,受夏季影响的程度大 , 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色;而北部因位置偏北,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小 , 气候具有暖温带气候的特点 。全省自南向北因降水条件差异存在着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性变化 。南北气候的过渡性差异在农业生产利植制度上也有极强的表现,在自然降水条件下 , 豫南可为一年种植两次水稻,自南而北,水稻栽培逐渐减少并被耐旱作物替代 。豫北水稻仅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才能种植,由水旱轮作到单一的旱作,反映了气候的过渡性转换 。气候高度地带性过渡:本省境内东部是广阔的大平原,西部是连绵的丘陵山 。受西部起伏地形的影响,使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受到削弱,形成了气候空间分布的更复杂的变化 。气象灾害频繁气象灾害发生类型多,频繁大也是河南气象的基本特点 。在历史文献资料中,有大量关于河南气象灾害灾情的记载,旱、涝、冰雹、大风、霜冻等都是河南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 。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 , 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 , 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 。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 , 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 。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是我国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之一 。暴雨(雪)、干旱、大风、雷电、冰雹、沙尘暴、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 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3%,全省平均每年由各种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200多万公顷,影响人口近3000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 , 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