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听不见,对一位乒乓球亚军意味着什么( 二 )



乒乓球|听不见,对一位乒乓球亚军意味着什么
本文图片
图 |戴上人工耳蜗
一个月后伤口渐渐愈合 , 重新返回医院 , 听力师为他开机 。
“滴滴哒哒……滴滴哒哒……滴滴……”一段断断续续的机械声传入他的耳朵 , 清晰、响亮 。 事后回忆起这个瞬间 , 曹腾将这段声音比作老式收音机的调频 。
听力师又播放一些声音给他听 , 流水声、鸟叫声、笑声 , 曹腾仔细分辨再仔细分辨 , 还是听不明白 。 他有些着急 , 听力师安慰他说发生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手术失败 , 而是人体与新的听声方式需要有一段磨合重塑的时间 。
曹腾还记得 , 戴上耳蜗后 , 回到家他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 , 他询问母亲那是什么声音 , 母亲找了许久才确定他指的是烧开水的声音 。 “听起来太怪了 , 不是我想象中的声音 。 ”曹腾绞尽脑汁也形容不出来 。
人工耳蜗传递出的声音 , 是一种新的语言 , 是一段经过解码 , 又重新编制的电信号 , 并不是自然声音 。
戴上耳蜗只是一个开始 , 如同在小黑屋里待久的人 , 突然走进充满阳光的室外 , 并没有那么容易适应 。 曹腾走进了康复课堂 。
这天 , 听力师站在他身后 , “桌子 。 ”听力师说出这个单词 。 曹腾听第一遍 , 听不明白 , “桌子 。 ” 听力师重复第二遍 , 他还是摇摇头 。 “桌子”、“桌子”、“桌子” , 一遍 , 又一遍 。
“瓜子 。 ”曹腾回答 。 “不对 , 是桌子 。 ”听力师走到他面前说 。 “桌子 。 ”曹腾模仿对方口型复述一遍 , 得到肯定的答复 , 他“听对了” 。 这不是他听到的 , 而是根据唇语猜到的 , 这让他感到沮丧 。
他走到大街上 , 一切声音听起来都是“啪嚓啪嚓”的 , 车辆驶过的声音 , 人们说话的声音 , 建筑工地上搅拌机发出的机械声音 , 各种声音让他的脑袋锥刺般疼痛 , 吵得直发晕 , 就这样他也舍不得拿掉耳蜗 。 他怕拿掉耳蜗 , 世界又回归宁静 。 看见有字的标语、广告牌、门店牌他也会让自己小声读出来 。
听不懂并不影响他听到声音 , 戴上耳蜗后他发现听见的声音和之前截然不同 。 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 , 自己制造声音 , 脚步声、敲门声、锅碗瓢盆敲击发出的声音 , 都让他感到新奇 。 这些声音像蒙了一层面纱 , 又像是从鼻孔发出的 , 有的听起来刺耳、尖锐 , 有的听起来浑厚带着嗡声 。
重新练习发音 , 曹腾买来许多识字卡片 , 让母亲照着卡片 , 读给他听 , 他再复述 。 许多单词他听起来发音并不像 , 但他强迫自己硬记下来 , 给它们一一贴上标签 , 这个声音是水壶 , 那个声音是桌子 , “听得久了 , 就像这么一回事了 。 ” 从读词语 , 再到读句子 , 读文章 , 他自己照着念 , 朗读 。
“桌子 , 桌子 , 桌子……”一遍 , 一遍 , 又一遍 。
他一天跟不同的人聊天 , 几个月高强度和人交流 , 脑海里储存声音多了 , 渐渐地他也能听懂了 。
变化是一点点发生的 。 曹腾家离机场很近 , 飞机常从头顶飞过 , 有时飞机飞得很低 , 从前他也能听见 , 声音亦真亦幻 。 一次 , 他感到自己听见的飞机声发生了变化 ,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 声音由近及远 , “很真实 。 ”这一小小的细节让他感到兴奋 。
康复训练持续了半年 , 曹腾重新回到球场 。 戴上耳蜗 , 站在乒乓球台前 , 他第一次听到了球打击球拍的声音 , 不是混浊的 , 而是清晰的 , 乒乓……乒乓……乒乓……“干净 , 通透 。 ”他形容 , 整个耳朵被声音填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