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孔圣枕中丹禁忌,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

1、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前些年,几位浙大学子在中医课上根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药方,制作出了名为“孔圣枕中丹”的丹药 。据介绍,这种丹药主治读书善忘 , 久服可变得更加聪明 。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复原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有人质疑根据古代药方制造的丹药是否真正有效,更有人说这就是将中国古代荒诞不经、害人不浅的炼丹术搬到了现在 。那么,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什么样子的呢?
1.地地道道中国货
虽说“炼丹学之于现代化学”就如同“采药学之于现代植物学”,没有人会认为炼丹、采药直接诞生了化学、植物学,但论其渊源,自有其内在的相通之处 。所以 , 近代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等西方和中国学者承认:炼丹术是现代化学的根源之一,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国货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炼丹术作为现代化学先驱的地位倒也说得通 。
炼丹术的基本理论 , 主要来自于古代的仙人说和道家学说 。中国能拿到炼丹术的“首本秘籍”,不仅仅是老天爷对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奖励” , 还有一半功劳得归于仙人“襄助” 。这些原本逍遥自在、缥缈绝迹、幽隐于山林的神通人物,不仅仅被传说为不死药的创造者,也被当成了炼丹术的来源和一直以来的理论支柱 。
仙人和不死药的传说,为中国炼丹术诞生和发展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仙人同样是彻彻底底的“中国制造”,若论其来源则是在史前时代,中华先民的智慧尚处于蒙昧之时,对于生活周遭的事物和自然现象尚未理解 , 便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产生神灵崇拜 。自此之后,各路神仙纷纷在中华大地上扎下了根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仙人信仰开始大行其道 。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 (也称《千金要方》),该书作于公元652年 , 共30卷,收集药方5300首,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在古人的记载里,仙人有模有样,他们都居住“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人迹罕至、云雾缭绕的名山之中 。位于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数千年来一直是最著名的仙人居所,可见而不可入 。山里是亭台楼阁,雕栏玉砌,珍禽异兽遍地行走 。仙人大多长得肤白貌美、风姿绰约、道骨仙风 。饮食不同于俗人,不食五谷,就靠吸风饮露生存 。
平日出行的时候 , 他们或是腾云驾雾,或是驾驭飞龙,日行千里 , 遨游于四海之外 。除了这些神通广大之处,他们最令世人羡慕的一大本事就是长寿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就有记载:在穷山的附近有一个轩辕国,其国民不长寿的也能活八百岁 , 长寿的能活到几千岁;在“不死之山”的东侧,有“不死之民”能长寿不死 。仙人为何长寿或是长生不老 , 秘诀就在于他们垄断了一项稀缺资源——不死药 。
2.市场前景
仙人居于深山、海外,来去无踪,本不应为人所知,那他们又是如何令世人皆知,心生向往的呢?这就要“归功”于神仙“代言人”——方士 。方士源于古代的巫师,熟悉各种流传下来的巫方 , 有知识、有文化,还有闲暇时间 。再加上他们长期从事长寿炼养活动,鼓吹长生不老,深得社会上层的青睐,以至于常常被尊称为神仙家 。在这些方士的宣传下 , 原本属于想象中的仙人,被描述得有鼻子有眼 , 仙人之说在战国时期很快流行开来 。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 纵37.5厘米,横28厘米,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
据《史记》记载,较早被仙人和不死药的故事忽悠 , 然后派遣方士入海寻仙问药的是靠近海边的齐国 , 中招的乃是齐威王和光大“稷下学宫”的齐宣王 。他们从燕、齐的方士口中听说,在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居住有仙人 , 因服不死药而长生不老 。于是威、宣诸王纷纷派遣使者,入海赴三山寻仙,却都是空手而归 。归来众人的说辞无一例外 , 均言船行海中,远远望去仙山如在云端,待靠近之时,才发现其位于水下 。
等船行至目的地时,突然之间风浪骤起 , 最终诸人也未能登山见到仙人 。仙人和不死药本是方士凭空捏造,自然是无法交差 。但实际上是“海市蜃楼”现象的仙山,在众人口中却是言之凿凿、有模有样,让人相信仙人和不死药确实存在,只不过天意弄人,缘分未到罢了 , 这也给后世君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
最著名的应该就是“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先后被齐国方士徐福、燕国方士卢生用“寻仙三宝”——仙山、仙人、不死药忽悠得晕头转向,之后的汉武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身边的方士走马灯似的轮换 。
3.理论支持与技术准备
仙人和不死药虽然让方士们名利双收,却是把双刃剑 。他们编造的各种谎言终究有被戳穿的时候,惹恼了君主贵族的代价是极其惨烈的,而且海上寻仙活动也有风险,稍有不测便可能葬身鱼腹 。除了寻仙和不死药,有必要开辟新的长生不老之路 。于是乎,各路方士各显神通,逐渐形成养生派、吐纳派、服食派三大派系 。前二者是通过自身修炼获得长生力量 , 唯有服食派是借助“仙药”来达到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 。加上神仙、不死药的影响,这一派别最为流行 , 炼丹术也趁势而起 。
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陈列的葛洪炼的丹药及炼丹所用原料,葛洪为东晋著名炼丹家,他认为服食坚固、耐久的黄金可以炼人身体,令人不老不死
与全凭一张嘴忽悠的寻仙问药不同 , 炼丹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 。战国时代 , 与时俱进的方士逐渐掌握了“两大技术法宝” 。第一件法宝是炼药,最初的炼丹术受中医煎草药的启发,采用水法炼丹 。第二件法宝是冶金,利用我国古代发达的冶金技术,通过熔炉内的变化无穷 , 将丹砂冶炼成各种“仙药” , 用来治疗疾病和延年益寿 。到了汉代,方士又找到了“三大理论法宝”:黄老学说、谶纬之学、易学 。
炼丹术如同试金石,将一些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清理出方士队伍,另一些方士则华丽升级为炼丹家 。中国的炼丹术也分两大派别:在丹釜中炼制自然界的金石矿物成为长生不老的金丹,是为外丹;以人体为鼎炉,用意念运转周身的精气神,在丹田中凝结为精神性的“长生不老金丹”,是为内丹 。外丹术除了服食的药物,也可指点化成金的炼金术,本文主要指的是炼药 。
最初的炼丹术原材料主要是各种自然存在的动植物、矿物药材,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 , 到了秦代就有了火法炼丹 。
4.原材料明细表
讲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古代的“仙丹”到底是如何制成的呢?由于各个炼丹家炼制丹药的目的不同,原材料的来源也存在差异 , 炼丹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亦是区别甚多,最后炼出来的丹药五花八门,疗效也是千差万别 。一般来说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炼制“仙丹”的第一步是选择原材料 。炼丹的原材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大凡丹砂、黄金、铅、水银、硝石、明矾、玉石、石英、石膏、云母、盐、朱砂、芒硝、酒、醋、木炭、草木灰、灵芝、茯苓、五倍子、皂荚、动物血液、皮毛、贝壳、人尿液等等动物、植物、矿物皆有 , 最常用的主要有丹砂、黄金、铜、铅、水银、硫黄、雄黄、雌黄等 。
丹砂(硫化汞)是炼丹最常用的材料 。《史记》记载,公元前135年左右,齐国方士李少君在皇宫为寻仙问药的发烧友汉武帝炼制丹药 。他采用的方法是用丹砂等药材炼制成丹砂的精华——黄金,然后服用 。至于为何是丹砂 , 主要在于它与血液的颜色相同,红色的丹砂是血气所化,代表着生命的不朽与永恒 。天然的丹砂本来就有治病养生的功效,仅用水浸泡后饮用便能治疗一些疾病 。
在自然界丹砂与黄金有共存的现象 , 因此就有人认为黄金是由丹砂变成 。而且,红色的丹砂加热后可变出白色的水银和硫黄,进一步加热又可得到红色的丹砂结晶,如此循环往复,完美地证明了“道”的永存 。所以李少君等人视丹砂为“万灵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府” 。所以,丹砂就率先成了炼制“仙药”的主角,并且给“炼丹术”冠了名 。
黄金不腐不朽,百炼不消,为万物之宝 。炼丹家根据“假外物以自坚”的原则,认为服食坚固、耐久的黄金可以延长寿命,也就是所谓“服金者寿如金 , 服玉行如玉” 。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 。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 。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黄金贵重难求,所以不少炼丹家开始用铜来炼制人造黄金,也就是黄白物 。
铅为黑色,是混沌的象征,为变化之始,可生成各种颜色各异的化合物,被奉为“黄金之苗、五金之主” 。汞(水银)被古人认为是神奇的物质 , 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形状如水似银 , 遇火之后则消失于无形 。铅与汞常被用来合炼成大丹(铅汞丹) 。有“丹经之祖”“万古丹经王”之称的东汉著作《周易参同契》认为铅汞为炼丹的根本 。铅与汞,一黑一白、一雌一雄、一阴一阳,二者的结合变化无穷,可产生世间万物,自然可以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 。
硫黄为“四黄之最,七十二石之最”,可与其他物质合炼,如与水银炼成灵砂;也可用来与丹砂等物合制成药;亦可点化金、银、铜、铁、铅等 。雄黄和雌黄与黄金颜色相似,变化多端,又有杀毒驱邪的功效,可用来炼制丹药和点化金银 。
5.丹房设备采购清单
选择好合适的原材料只是完成了炼丹的第一步 ,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步就是要选择合适设备、工具 。首先就是要“作屋”,选择合适的炼丹场所,按照一定尺寸建造高墙厚壁的房屋 。这里的“屋”相当于现在的化学实验室 。炼丹最忌讳吵闹和污秽的环境,所以需要寻找清净无人之地 。
比如靠山临水的悬崖之侧,人和动物都难以到达,就是比较理想的场所 。一般认为,道教的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炼丹的绝佳场所 。然后选择山泉之处作为丹井,以作清洗药物、丹鼎之用 。
其次就是立坛 。炼丹的炉灶不能放置于地面,需要建造土台,一般是正方形的三层台阶,应天地人三才 。坛上设置炉灶 , 坛下埋入丹砂二十四两 。炉旁边插一把古剑,北面悬挂一面古镜,用来镇妖辟邪,护佑炼丹成功 。立坛之时,也需要进行焚香请愿、请水、洒净、荡秽等仪式 。
再次是安置炉灶和药鼎 。立坛完成后,便在顶部安置用来加热的炉灶,炉灶中间开口放置药鼎 。药鼎是泛称,也就是现在的反应容器,形式多样 , 有鼎、釜、瓦罐、竹筒等,甚至蛋壳也可以用来炼丹 。炼药之时炉灶内部放置柴火 , 鼎内则放置各种原材料 。
接下来是药鼎上设置升华器、蒸馏器 。升华器就是反应容器上部的冷却装置 , 引导升华的气体凝结成丹 。炼丹用的蒸馏器与现代的蒸馏器差不多,主要用来蒸馏水银 。
将这些装备设置完毕后,最后的工作就是用戎盐、卤盐、矾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等七种药物或者其他物品制作成“六一泥”,涂抹到容器的对接之处用来密封,或者是涂抹在容器内壁用来护壁、参与容器反应 。除了这些设备 , 炼丹还需要捣碎药物的研钵、装有溶解液的华池、铁锅、铜盆、瓦罐、瓷瓶、秤等物件 。
6.生产工艺及管理系统
待万事俱备之后,就可以开始炼制自己所需要的丹药 。出于“仙药”炼制的复杂性和神圣性,炼制丹药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则和程序 。根据南宋吴侯所撰《丹房须知》,炼丹一般分为择友、择地、丹室、禁秽、丹井、合香、坛式、鼎器、泥法、用火、服食等步骤 。择友就是选择炼丹之人,必须是志同道合的清高淡泊之辈 。
比如要炼长生丹,对炼丹之人的品德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行善积德、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正直不阿,不得有恶心恶行等 。由于炼丹与世隔绝、时间往往很长、有很高的失败率,这就要求炼丹之人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 能够耐得住寂寞、孤独 , 可以忍受失败的挫折 。道教茅山派的杰出代表、南朝时期的著名炼丹家陶弘景受梁武帝所托,炼制长生不老仙药,二十多年失败了六次,直到第七次才炼出“色如霜雪,服之体轻”的“九转神丹” 。
每一次炼丹 , 需要三个人共同协作,一个总揽全局,两个助手一人分管丹炉,负责添置水火;另一人则负责轮阴阳、变造化,安排卦象进退 。形象一点来说,炼丹三人组就如同太上老君和平顶山莲花洞里的俩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
在炼丹之前,炼丹之人需要“净身”,即斋戒百日、沐浴五香、更换服饰等,保证衣物和身心的洁净,并且不能接触污秽的东西 。炼丹所用钱财也要来源正当合法,若是坑蒙拐骗、来历不明,炼丹一定不会成功 。为保守炼丹的秘密,还要歃血立誓,不得泄露任何机密 。炼丹之时的规矩就更多更复杂了,具体的规定因人因事而异,比如不能跨井越灶、闲言碎语等 。
炼丹用火也须谨慎行事,根据丹药的性质 , 烧火材料也要区分炭火、牛粪火、糠火等,用火也需要注意调节,在不同的阶段见机使用文火、武火、沐浴温养之火、有归炉封固之火等等 。无论是取药、开炉还是开鼎都要选择良辰吉日,同样要焚香沐浴,衣着整齐,恭请天尊神灵等等 。待取出丹药服食之时,也得先设大祭,祭祀天、地、日、月、老子、山神等各路神仙 。然后将丹药投于深水之中,制作成丸后才可以服用 。
此外,还需要将具有针对性的符箓、咒语张贴在丹房周围,或是刻在桃木板上,用来镇鬼驱邪 。总的来说,从作屋、设坛到用火、服丹,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复杂明细,禁忌很多,需虔诚信仰、谨小慎微 。炼丹之人还要知识面极为驳杂 , 掌握天文、地理、药物、术数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
7.服用丹药的不良反应
自从炼丹术发明之后的一千多年,一代代炼丹家薪火相传 , 炼制出无数的“灵丹妙药”,一方面为道教和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创造出不少有用的药物惠及众生,也有像火药一样意外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它又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损伤,其中不少怪诞学说和荒诞不经之处贻害千年 。
【丸孔圣枕中丹禁忌,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大凡带着服药成仙、长生不老目的服食丹药的人都被药所误 , 一个成仙的都没有,因服药中毒的却是屡见不鲜,但是“视死如归”的后来者却如雨后春笋一般,一茬接一茬 。那么到底这些仙丹有何神奇功效 , 让人如此欲罢不能?我们不妨略微认识两种丹药,或许会找到答案 。
历来受炼丹家推崇的大还丹被视为大药仙丹,传说有返老还童、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实际上是炼丹合成的红色丹砂 。若是用入药治病的丹砂炼制,只要服用得当,的确会有一些效果,润肺止咳、清肝明目,还可以治疗慢性精神疾病 。但如果说是用铅丹炼制,那这良药大还丹就会变成毒药丹 , 稍微过量便会铅中毒难治 。最可怕的是用汞丹炼制 , 便是剧毒毒药,服用后中毒身死者甚多 。原本指望长生不老的“仙药”,最终成了“催命符” 。
在所有丹药中,排名第一的“仙药”就是历史上流传最广、服食人数最多的五石散,也称寒食散 。五石散据传是西汉时期著名炼丹家、淮南王刘安从仙人八公手中获得丹方 , 为丹砂、磁石、曾青、雄黄、白矾五种矿物炼制而成,服用后可长生不老,与仙人共居 。在汉魏之际,五石散已经流传于世,最早服食和提倡的是三国时期玄学家、魏国人何晏 。
据记载 , 他容貌俊美、面容细腻洁白,魏明帝曹币尚乃亮撕窈竦陌追郏凸室庠谘籽紫娜涨胨匀忍烂?。结果何晏吃得大汗淋淋,不时用衣服擦拭 , 结果脸色是越来越白,于是便有了“傅粉何郎”的典故 。事实上 , 他之所以这么白,是服用了五石散的药物反应 。他也时常在服用五石散后 , 喜形于色地告诉别人:吃了五石散,不仅可以治?。?还可以让人神清气爽 。有了这位“代言人”四处做广告,名士大夫纷纷效仿,一时之间,服五石散成了社会潮流 。
盛放丹砂的银盒 ,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丹砂为天然的辰砂矿石,是唐代炼丹的常用药物,丹家认为将炼丹原料盛放于金银器皿中 , 会沾染金银之气,能巩固和提高药效 , 因此被放于有墨书标记的银盒内
众所周知,五石散含有对人体有剧毒的砷化物砒霜 , 微量服用可以引导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强健神经、补虚壮阳,服用后,可以精神振作,血液加速循环,身体发热,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 。对于何晏这样生活腐败、放纵声色的纨绔子弟而言,五石散绝对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 。
由于初服此药容易尝到甜头,服食者很容易就会加大剂量,贪婪带来的麻烦就接踵而至了 。过量服用会导致砷中毒,外在的表现就是皮肤干燥起疹、生疮溃烂 , 精神恍惚、心跳悸动、知觉失常 。服药还会造成消化功能的衰退,胃部疼痛难忍 。若再加大剂量 , 就会造成急性中毒,昏迷不醒 , 最后心肌麻痹而亡 。
魏晋名士轻裘缓带、衣袍宽大、不着鞋履,看起来飘逸如仙,于是就有了“魏晋风度”的说法 。事实上,这种打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服用五石散后砷中毒,身体发热、皮肤溃烂,需要将毒性和热量散发出去,名士的身体和内心是颇为痛苦的,“魏晋风度”也没那么风度 。服药后吃寒食、洗冷水浴、喝热酒,喜外出游逛,为人狷狂等等看起来放浪不羁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砷中毒所致 。
由于古人对五石散的毒性认识不够,加之服散种种好处的诱惑,故而自魏晋至唐以来 , 五石散一直长盛不衰,丧命于其下的亡魂也是数不胜数 。西晋著名医学家皇甫谧因服五石散致残;曹魏时期著名地图学家裴秀,就是在服食五石散后喝了冷酒而亡;晋哀帝司马丕,也是服食五石散过量毒发身死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服食五石散虽未致死,但却因中毒导致性格大变,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经常诛杀大臣 , 最后落得个被皇次子拓跋绍刺杀身死的下场 。直到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换配方,重新制造“五石更生散”后,这一残害众生五六百年的毒药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
中国炼丹和服丹的兴衰,始终伴随着仙人和不死药的神秘传说,人性的贪婪和畸形的追求,荒诞不经的宗教迷信,可谓贻害不浅 。客观上来说 , 炼丹术能延续一千多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那就是炼丹本身和药物所存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炼丹的过程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严谨的当代医学也证明某些矿石药的“仙丹” , 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确有一些效果,或能为今天的医学发展带来一些启发 。但复原坑人千余年,连老祖宗都认为不靠谱的炼丹术和药方,作为动手实践,玩玩可以,对于连炼丹家孙思邈都说不清楚的“聪明药”的药效 , 当真你就输了 。
炼丹道士之所以没有成仙,原因可能有很多 。首先,成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需要道士在修炼过程中达到极高的境界,这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修行和领悟 。其次 , 炼丹虽然是一种修行方式,但并非唯一的途径,成仙还需要其他的因素,如功德、悟性、缘分等 。此外,历史上有些炼丹道士可能存在贪图长生或追求金丹等偏执的目的,这种心态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修行成果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的炼丹道士并非都是长达两千年的连续传承,而是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代表人物 。虽然这些道士在炼丹术上有所成就 , 但并不代表他们全部都追求成仙,也不代表他们都没有成仙的境界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
题主你真的理解成仙的意思吗?人是死后成仙的,那些道士就算成仙了,你也看不到 , 科学家至今都没发现人死后究竟会去哪里?说不定那些道士,死后已经成仙了,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丸孔圣枕中丹禁忌,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孔圣枕中丹里的一味中药,为何曾被拿来骂人?年前便看到过一则新闻,说浙大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有位叫王毅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一门《从神农本草到现代中药》的选修课,教大学生中药知识,还有古人如何炼丹 。在这门课上,有同学还真的练成一枚“仙丹” , 正是古代大名鼎鼎的“孔圣枕中丹” 。
“孔圣枕中丹”源自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此丹由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四味药组成,可以补心肾,能帮人治读书善忘,长久服用可令人聪明 。能增加智慧属性点,听着就很玄幻,再加上媒体宣传“炼丹” , 让很多对中药嗤之以鼻的网友 , 更加轻视此事 。但其实“炼丹”一说可谓以讹传讹,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中药剂型制备过程,成药也不必玄幻的称为“仙丹”,而是“蜜丸” 。
中药博大精深,古代人对于未知的事物,喜欢用玄之又玄史料来解释,比如孔圣枕中丹中的一味药叫“远志” 。其药性最早记载于东汉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记载:“此药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至于其功效,没有数据,也没有实验体,只是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 , 开书所视,记而不忘,此轻身不老之一征也 。”
如此,我们便要否定中医药么?那么关于“远志”,在东晋时还有另外一则史料,也许能让人深思 。这史料说的是谢安“东山再起”后,曾到权倾江左的桓温大将军帐下任职 。一日有人赠送了一些草药给桓温,其中正有“远志” 。桓温便问谢安这药为什么叫“远志”,同时也叫“小草”,谢安还未回答,桓温帐下一个参军便说在山里自然叫远志,出了山就变成了小草了,说的是草药,其实是在嘲笑之前在东山隐居的谢安,隐居时志向高远,出山后就泯灭于众了 。谢安也没说什么,没过多久后从桓温处辞官,后来当了东晋的宰相,在淝水之战中,他成功策划以少胜多,阻止了异族南侵,成功守护了汉家传承 。
当然从中药学来讲,此物地上之茎叶称小草,根才叫远志,古本通用远志、小草;今医多用远志,稀用小草 。可是不论是远志还是小草 , 其妙用,只用过之后的人才知道 。赵孟有诗《罪出》云:“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见事若不早 。”
今日有人嘲笑中医 , 那千年之后也可能有人嘲笑今人不懂中医,若是说中医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经验学,那么科学不正是逐步验证而来的么,就如传统文化一般,不能完全摒弃,而是应该探索发展 。更何况西医如今便发展到了极致了么,可以解释一切病理了么?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气,经络真的不可验证么?还是因为科学不够发达,暂时未探测出来呢?
寰宇之中,中医便藏在了当代医学的深山中,不要轻视,更不必看得太玄,到底是小草,还是远志,唯有传承下去,后人才能看到结果 。
这是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非常的不起眼,所以会被人拿来骂人 。
丸孔圣枕中丹禁忌,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孔圣枕中丹期月经期能吃吗你好,这个只要方剂,属于补气,养血,补肾的,对气血虚弱,肾气虚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你好,建议你不要担心,这个中药 , 在月经期间是完全可以用的 。不会影响月经的
三个月一个周期,一个月一个疗程 。
丸孔圣枕中丹禁忌,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孔圣枕中丹方剂中的一些问题孔圣枕中丹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剂
顾名思义是用来健脑益智的,方中的四味药都是很讲究的
但现在来说你可以不用这么明白的!
比如你可以简单的去同仁堂,告诉他你要炙龟板?。。?
如果真要自己动手那也是不错,但炙有很多种,我有些忘记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有没有具体的制作的方法了,本来在古代是个很平常的事情可就是因为太平常了,所以现在要怎么做才会弄的很模糊 。
你可以自己去看看原书的 。
至于粉 , 为什么要成粉呢?就是利于药效的发挥,但是具我的记忆,好象没有这个要求吧 : p
如果一定要这么做,你可用纱布多包几层!入鸡腹,那样就不会损失太多了!
丸孔圣枕中丹禁忌,中国古代,炼丹长达两千年的道士,为何都没成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孔圣枕中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同仁堂 孔圣枕中丸¥255.00 孔圣枕中丸为内科不寐类非处方药药品 。孔圣枕中丸组药为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 。孔圣枕中丸具有安神益智、通心健脑、祛痰开窍等功效,用于心肾阴亏、痰火内扰所致迷惑健忘、失眠多梦、头目眩晕、痰多、舌红苔薄白、脉象沉细而弦等证 。孔圣枕中丸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孔圣枕中丸 。4.孔圣枕中丸不宜长期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 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孔圣枕中丸 。6.对孔圣枕中丸过敏者禁用 , 过敏体质者慎用 。7.孔圣枕中丸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孔圣枕中丸 。9.请将孔圣枕中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孔圣枕中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故服用孔圣枕中丸时,请留意以上信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