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活在当下( 三 )


不为自己而活的人 , 内心得不到安抚 , 精神得不到满足 。
外在的表现和真实的自己 , 出现了严重冲突 。
为了不让别人讨厌自己 , 过得非常拧巴 , 感受到的也全是痛苦 。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活在当下
文章图片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活在当下
文章图片
“活在当下” , 才有自由的人生
网上一句话戳中很多人的内心:“你敏感的歇斯底里 , 别人却毫不在意 。 ”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心理:
在人越多的场合越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 , 担心别人认为自己的想法太低级或者瞧不起自己的想法 。
然后开始自我争斗 。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过多的自我意识 , 会束缚自己 。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最近热播的职场剧《令人心动的Offer3》医生季里 ,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
有三位实习医生被安排在某科室 , 他们的任务就是各自收治病人 。
某天病人来到医院一个多小时了 , 他们三个还在办公室坐着 , 不出去 。
忙得团团转的带教老师问其原因 , 发现这三位新人是在抱团搞小团体 。
节目中的嘉宾一针见血地指出实习医生身上的问题 。
工作中抱团根本不会结下真正的友谊 , 而且个人在“小团体”中 , 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 , 因为担心成为“异类” 。
如果自己顶着风险说了一个新的想法 , 团队中的其他人会不会排斥 , 从而孤立自己 。
最后即使心里真的有一个独创性的观点 , 也会选择三缄其口 。
过度考虑周围人的看法 , 会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
最后甚至把自己的人生 , 困顿在“照顾别人想法”的漩涡里 。
正确的做法不是完全屏蔽别人 , 而是甄别不同的声音 , 然后坚持认为对的事情 。
活在自己的意识里 , 但不陷入别人的意识中 。
只有保持这样的做事原则 , 才能给一个人带去不内耗的人生 。
也是最好的“活在当下” 。

国家心理督导师韦志中曾因为这本书 , 留下了自己的思考:
“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 , 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 。
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一个角落 , 期待着特别的机遇 。 ”
勇气 , 是世界上最可贵的品质 。
它能帮助深陷人际交往桎梏的人 , 彻底摆脱烦恼;
也能让人生即使处于在一片荒原 , 也能开出绚丽的花 。
更能让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 , 勇敢地去开拓 , 并和最好的自己相遇 。
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 就相当于拥有自由的自己 。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活在当下】点个“在看” , 望每位书友甩掉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束缚 , 看清生活中的烦恼 , 收获清风和月的自在人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