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大错事:和糊涂人说明白话。|学会不与人争辩,你就赢了( 二 )


贾府管事的不是贾政 , 也不是贾琏 , 而是王熙凤 。
其实 , 同为闺阁待嫁之女 , 林黛玉不好意思说迎春:“你这样 , 嫁人以后怎么管家?”
所以黛玉用“二姐若是男人”来规劝 。
但是迎春不理解林黛玉的意思 , 笑着回答道:“多少男人尚于此 , 何况我哉 。 ”
黛玉听了之后没再说什么 , 而是和旁边的宝钗相视而笑 。
迎春最后的结局就是在丈夫孙绍祖的欺凌下结束了一生 。
人生的一大错事:和糊涂人说明白话 。
俗话说 , 与聪明人打交道是“如沐春风” , 与糊涂人打交道却是“遇事生风” 。
子曰:
“不可与之言而言 , 谓之失言 。 ”
孔子认为 , 和不通透的人共事 , 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 因为即使说了 , 对方也无法理解 , 说多了只是徒增烦恼 , 甚至给自己带来没必要的麻烦 。
之前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
古时候有两个人争执 , 一个人说四四十六 , 另一个人说四四十八 , 最后闹到府衙让县令明断 , 县令最终判四四十八的人无罪释放 , 判四四十六的人三十大板 。
之后有人质疑县令为何如此这般 , 县令说:“跟糊涂的人争辩 , 就是更糊涂 , 不打他打谁 。 ”
有智慧的人不要和糊涂的人争辩 , 讲道理的人也不要去糊涂的人那里寻找存在感 。
因为我们无法说服一个糊涂的人 , 就像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个道理 。
糊涂人的道理区别于哲学上的诡辩论 。
诡辩论者会用一些理论去证实自己具有欺骗性的观点 , 这也是在辩论赛中经常被辩手使用的辩论方法 。
而糊涂的人 , 根本就懒得证实自己的观点 , 他们的言论中大多充斥着“就是”“本来”“就这样” 。
与糊涂的人争辩 , 聪明人本身就已经不占优势了 , 因为无论你说什么 , 他就说一句“事情本来就这样 , 你非得那样说”怼得你哑口无言 。
糊涂的人有着自己的糊涂道理 , 在他们的世界里 , 那些糊涂道理就是真理 。
这也是为什么不要与糊涂人争辩的原因之一 , 因为不会有结果 , 反而对方还会觉得你固执 。

人生一大错事:和糊涂人说明白话。|学会不与人争辩,你就赢了
文章图片
03不要和无知的人辩道理 。
先秦神话集《齐谐》讲:
“鹏之徙于南冥也 ,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
大意为: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 , 翅膀拍打水面 , 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 , 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 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海 。
庄子的《逍遥游》中提到: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 , 抢榆枋而止 , 时则不至 , 而控于地而已矣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大意为:蝉和小斑鸠讥笑鹏 , 我们奋力而飞 , 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 , 有时飞不上去 , 落在地上就是了 。 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其自身的认知 ,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蝉”和“斑鸠”的讥讽嘲笑 ,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理会 。
如果与其较真争辩 , 我们就会被对方拉低层次 , 在对方游刃有余的低层次认知里 , 我们肯定不会有胜算 。
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 。
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 , 不知道一年分四季 。
《逍遥游》中还提到:
“古时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灵龟 , 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 , 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 。
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 , 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 , 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