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八 )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17
古琴
中国古代讲究礼乐教化 ,
古琴面板为圆 ,
象征着天空 ,
底板为平 , 象征大地 ,
13个琴徽象征一年有12个月和每四年出现一次闰月
岳山代表高山 , 琴弦代表流水 ,
龙池凤沼则代表江和海 。
古琴上的每一个部分 ,
都蕴含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制琴过程中 ,
对每一刀的力度都有极高的要求 ,
一把古琴制备出来要两年的时间 。
而且只有轻微淡远、中正平和的斫琴师 ,
才能制出来音色纯正、九德俱全的好琴 。
真正的造出好琴 ,
至少要十年的时间磨性子 。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18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有两个品种 ,
一类是“粗货” , 也称“耍货” ,
是一种造型单纯 , 用笔粗放的商品 ,
通常用模具印坯 , 手工绘彩 ,
表现的多为喜庆吉祥题材 ,
如大阿福、老寿星等 , 主要面向普通民众;
另一类是“细货” , 也叫手捏戏文 ,
作品多取材于京剧、昆曲中的场景 ,
是用纯手工精心捏着、绘彩而成的工艺品 ,
因人物生动、造型精美而深受文人、票友的喜爱 。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如今的惠山古镇 ,
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古镇修复 。
修复后的古镇 , 原住居民被清洗一空 。
原本有“泥人一条街”之称的惠山古镇 ,
昔日的泥人作坊已经人去楼空 。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工艺|那些行将消逝的民间老技艺
本文图片

19
锔瓷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 , 别揽瓷器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