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和“狼”

《晚熟的人》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该书收集了莫言自2011年至2020间所写的12篇中短小说,桔红色的腰封,白色的文字凸显着“十年蕴积,人事全新 。一言掷地,壁立千仞 。”
12个故事有欢喜有悲怆,有现实有荒诞,有讥讽有赞美 。
从生活到网络,从上世纪到当下社会,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在不同的时空,演绎着不同的人性:有睚眦必报凶残的弱者、有狐假虎威欺人的骗子、有愚昧无知混沌的庸人、有唯恐天下不乱的高参、有孤立无援刚烈的强者......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晚熟的人》
这段话里的“劣人”,我更愿意理解为每个人所不得不面临的命运 。

莫言 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和“狼”
文章图片

莫言 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和“狼”
文章图片
写故事的人
《晚熟的人》其实也是这本书中其中的一篇小说,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最后的那篇《火把与口哨》,变幻的哨声中有欢快也有凄楚,燃烧的火把中有希望也有愤怒,又仿佛看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但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又如此不同,让人心生敬畏 。
《火把与口哨》用“火”与“狼”为引线,将看似无关却又相关的二个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讲述着大约发生在中国六十年代一个普通村子里的人与事 。
不得不佩服会写故事的人,用无声的文字引领读者身临其境,丰富的场景中鲜活的人物,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通过眼耳由外向内的映入脑海直抵心间后,再由内向外汹涌宣泄,两行清泪,平静无声......
“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的莫言式故事 。

莫言 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和“狼”
文章图片
火把与口哨
故事由村里那座据说是由意大利人设计修建的教堂说起,当时教堂是村里小学的教室,只有一个老师,叫宋魁,是村里最有知识的人,教村里孩子们数学、语文、体育、音乐、图画 。
宋老师有家,但他不住在家里,带着最小的儿子宋元(5岁)住在教堂里,二个女儿和妻子住在家里,故事的讲述者小光也不知道原因,一名刚上学一年级的6岁小学生 。
小光第一天上学是姐姐送去的,走进高高的尖顶教堂,看到里面有一幅壁画,画着一只健壮的母狼和它身下吃着狼奶的两个男孩 。他感到狼的眼睛死盯着他,害怕地躲在姐姐身后,姐姐说,这是一匹善良的狼,不吃小孩子,还给小孩子喂奶 。小元还用他父亲的教鞭指着壁画上吃奶的二个男孩,介绍着他们的名字:罗慕路斯和勒摩 。
某天夜里,一场大火烧毁了那座教堂,宋老师和宋元丧生,当然还有那幅狼壁画 。
失火的第三天,装着宋老师和他儿子遗骨的两具棺材与小光三婶嫁妆的牛车在狭窄的巷子里相遇了 。

莫言 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和“狼”
文章图片
【莫言 莫言笔下的“祥林嫂”和“狼”】三婶是城里人,叫顾双红,家里开着一个蜡烛店,腿有小残疾但不影响行走,高密城第一美人儿 。三叔是乡下人,职业是挖煤,会吹口哨,长得英俊高大 。
城里的三婶愿意嫁给乡下的三叔是因为三叔救了她父亲的命,三婶的父亲参加过一些危害革命的活动,解放后判了十年徒刑,刑满释放那天站在三叔前排队买票时饿得晕倒在地,是三叔用勒紧腰带省出来想带回家给他娘吃的半块黑面馒头挽回了一条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