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浪费的时光

作者:黎荔

被浪费的时光
文章图片
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学艺术 , 因为在求艺这条路上 , 无法成名成家的人是多数 。 如果以世俗成功为衡量标准 , 这条路性价比不高 。 绝大多数人都成不了伟大的画家 , 也成不了伟大的音乐家 。 这是一条大浪淘沙的残酷之路 , 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 艺术的路是少有人走的路 , 父母都怕自家孩子剑走偏锋 , 名利拼不出头 , 后半生走火入魔 , 所以学什么艺术啊 , 又浪费钱又浪费精力 。
被浪费的时光】有这么一个学艺半途而废的故事 。 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 , 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经历,刻画了一个青年的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 , 以及逐步摆脱种种枷锁 , 寻找生命意义,走向成熟 , 获得精神解放的历程 。 菲利普因为喜欢绘画 , 曾赴巴黎学过两年 。 直到有一天 , 菲利普目睹自己的一个朋友普莱斯 , 因为自身画作的平庸、因为穷困无助和绝望而自杀 。 普莱斯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结局让菲利普不寒而栗 。 于是菲利普去找了当时巴黎的一个绘画大师 , 后者看了他的作品后 , 说他这么画下去 , 以后可以靠这个吃饭 , 但是成不了大师 。 经过了一次次的挫折和改变 , 菲利普渐渐脱去了年轻气盛 。 之后 , 菲利普放弃了职业画家这条路 , 选择去当医生 。 他伯父问他 , 在巴黎那两年是不是就算浪费掉了 。 菲利普自己不这么觉得 , 他说:“我学会了怎么看人的手 , 以前我从来没真正地看过 。 我还学会了看天空下的树木和房屋 , 而不仅是看树木和房屋 。 我还明白了原来影子不是黑色的 , 而是彩色的 。 ”
菲利普是在巴黎学画两年之后 , 才最终意识到自己在艺术上资质平平 , 不会有所建树 , 于是改变人生走向 , 回到英国 , 并决定去伦敦学医 。 如果以世俗成功为衡量标准 , 他的巴黎求艺两年 , 根本是虚度时光 , 实在太不划算了 。 但好在人生不是只有性价比 。 菲利普后来所拥有的眼力 , 他细腻的感受力 , 是学画生涯给他的馈赠 。 那两年习画时光 , 他是心甘情愿的 , 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 追随兴趣的美好在于 , 人会感受到他之前未曾感受过的奇伟瑰丽 。 即使这两年真的是虚度 , 能从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 , 那就不是浪费 。

被浪费的时光
文章图片
少年时 , 我也曾有过十年习画之路 , 也是因为一个前辈的忠告而止步 。 今生今世 , 一放下 , 就不进则退 , 再回首 , 已是旧欢如梦 。 最终没有走上艺术的道路 , 我不怪任何人的阻挠 , 主要赖自己年少时还没有进化成强悍怪物 。 我从来没有为此而抗争过 , 不是因为我天分不够 , 更不是因为没有基础 , 而是我彼时不够偏执 。 我有时在想 , 假如没有那位前辈的劝退 , 我背着画架的人生 , 就算走得跌跌撞撞 , 浪迹天涯 , 风餐露宿 , 是否也会是别一种滋味和风景?最起码 , 没有某种无以名状的欠缺感 , 时常萦绕心头 。 即使画得平庸 ,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做事只为享受其中的过程 。 艺术创作有娱人的部分 , 但出发点 , 是为了自娱 。 学画之后 , 我的双眼重生了 , 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以前的秋天就是黄色 , 习画之后看 , 是各种层次的黄;以前看树叶是绿色 , 习画之后看 , 是各种层次的绿 , 而且对于景深、层次都会自动在脑子里分析 。 抓到一只天牛 , 放在手心仔细观察 , 也会发现天牛的花纹很好看 , 触角很优美 , 想把它画出来 , 想把天牛的美放大 。 感觉到天地万物 , 无一不值得观赏 。 所以 , 十年习画 , 即使只是培养了一点业余爱好 , 无论从升学角度有用没用 , 投入产出值得不值得 , 我热爱过这件事就足够了 。 感受过那种因热爱而不眠不休的心流体验 , 会让一个人一生都有内驱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