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把阳光带到别人的生活之中时 , 我们也能收获灿烂 。
即使最不起眼的事情也能制造幸福 , 例如一个微笑 , 一个拥抱 , 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 。 这些细小的举动 , 能让给予者和接受者都觉得欣喜 。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
奥尔德斯·赫胥黎曾说过 , “幸福不是刻意追求来的 , 而通常是你从事某个活动的副产品 。 ”
幸福首先是一种心态——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
长大之后的人生观 , 是幸福与否的关键 。 面对同一挑战 , 有人把它当作机遇 , 有人把它视为威胁 。
真正的幸福 , 取决于从容应对内心的躁动感和焦虑感 。 这种躁动感和焦虑感 , 源于认为自己所处位置和想要达到的位置之间 , 存在的差距 。
事实是 , 我们不可能都是CEO 。 而我们需要接受这一点 。 我们的成功不该通过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来丈量 , 而是应该通过我们克服了多少困难来丈量 。 前进途中的所有胜利 , 无论大小 , 我们都该庆祝 。
世俗意义上的外在成功不仅长久不了 , 而且十分危险 。 曼弗雷德认为 , 当今社会人们痛苦的主要源头就是——不屈不挠地追求外在成功 。
真正的幸福取决于内在成功——充实生活的结果 。 玩耍和倾听 , 是内在成功的关键 。 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获得珍贵的财富 , 比如友谊、爱、仁慈、关心、善良和智慧 。
真正的幸福是基于内心的平静感 , 源于我们相信“因为我们对他人是有用的 , 所以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
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欢的工作 , 为自己定的目标而努力时 , 我们就处于最佳状态 , 是最幸福的 。
04
内心剧场四:死亡
无法逃脱的死亡恐惧
人类面临一项可怕的心理负担:对死亡的恐惧 。 死亡很常见、很一般、无法避免 , 对死亡的恐惧也无处不在、半遮半掩 。
我们所有人都清楚 , 我们需要与小恐惧作斗争 。 我们需要被承认 , 我们需要被欣赏 , 我们需要肯定自已 。
我们的自恋情结、尊重需要和归属需要 , 说到底 , 是为了对抗索绕在我们心头的死亡恐惧 。 需要用社会主流价值观评判自己 , 这似乎是人类这个物种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 。
我们想出人头地 , 想成为英雄 , 想向世界证明自己 。 我们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 想让别人不打断自己说话 , 想让自己所说的话有分量 。
但是 , 我们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自恋情结中 , 陷得越深 , 我们就越难接受注定的命运 , 越难面对死亡 。
然而 , 当我们接受了“我们都会死、我们都不会永生”这一点时 , 许多人的挑战 , 就会变成寻找某种不会消失的东西 , 某种让自己不朽的东西 。
本文图片
我们将自尊 , 建立在那些能够提供永恒、持久的意义的东西之上:国家、部落、种族、新世界蓝图、不朽的艺术、科学真理、自然律动或者宗教信仰 。
认同它们的不朽体系 , 是保证我们延续性和永久性的一种方式 。
有助于让我们相信: 尽管我们个人是渺小的、脆弱的、终归会死的 , 但是我们的存在 , 有着永恒的意义 。
工作狂的本质 , 就是死亡焦虑
有些人——比如工作狂 , 极其敬业 , 身心完全被工作占据 。 他们只有在工作时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 他们需要忙忙碌碌 , 需要不停地做事 。 这种病态的防卫模式 , 是他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 。
对某些人来说 , 工作是种麻醉剂 。 他们无法放松 , 总为绩效担心、不断地往身上揽责任、不停地工作 , 以驱散死亡恐惧 。 对他们而言 , 没有持续工作压力的生活 , 是不可想象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顺境|男人靠不靠得住,看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就知道了
- 日本_娱乐|让周杰伦心心念念十几年秋刀鱼的滋味,这个日本导演用电影来回答
- 秦朗|《勇敢的翅膀》这种人能做队长,小雅只能做队副,秦朗差点领盒饭
- 分手的决心|北北:中年之海
- 孩子|80年代,农村孩子看的什么书,你多半猜不到
- 故乡|归去后,不想回到故乡,只想把骨灰撒到大海的人,有这些心理
- 勇敢的翅膀|《勇敢的翅膀》看透这些道具的破绽,才明白匠人精神有多重要
- 勇敢的翅膀|《勇敢的翅膀》看透这些道具的破绽,才发现这剧缺少匠人精神
- |好莱坞巨星德普与前妻世纪大和解,破产的希尔德发文:非自愿
- 明兰|知否原著:明兰也想过对墨兰落井下石,最终选择了个最狠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