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海拔,陇南的特点

1、陇南的特点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阶梯地形的过渡带 。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 。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 。
1、地形特点: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阶梯地形的过渡带 。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 。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平均海拔1000米,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 , 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
2、气候特点:
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 。北亚热带包括康县南部、武都南部、文县东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浅山地区 。在这一带有全市两个热量高值区,一个是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浅山区 , 年平均气温在2~14℃≥10℃的积温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耕地面积约30万亩,占全市地总面积的6.7% , 属一年两热农业区 。另一个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气温10-12℃,≥10℃积温3500-4000℃,耕地面积约为17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7.8%,为两年三熟农业区 。
3、水资源特点:
陇南是甘肃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境内江河众多,水量充沛,仅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就有20多条,且落差集中,季节变化?。⑿矢? ,发展水利水电事业条件优越,前景广阔 。境内水利理论蕴藏量425万千瓦,可开发量223万千瓦,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截至2012年,已建成大小水电站180多座 , 装机34.4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15.4% 。

陇南海拔,陇南的特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陇南到底有多“南”? 在太多人眼中 , 甘肃是建立在缺水的黄土高坡与沙漠戈壁之上的省份,让人很难把甘肃与气质温润的长江流域联系到一起 。
但谁曾想到,甘肃有一处不同于大西北的苍茫豪迈,青山绿水,云雾飘渺的仙境让你恍若在江南 , 也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陇南 。
长江当然没走陇南,但长江的支流白龙江,却贯陇南市南下 , 汇入长江、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你走在陇南,很难感受到甘肃其他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你会怀疑你是否穿越到了长江沿岸 。陇南的地形之复杂,在甘肃省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陇南没有沙漠 , 只是高山、丘陵、河谷、盆地 。陇南北边海拔1800米,而南边的文县中庙乡,海拔只有500米 , 是陇南也是甘肃省海拔最低的 。
一脚跨南北
打开中国山脉分布图,
秦岭由东向西延绵而来 , 
横断山的岷山山脉由南向北逶迤,
拥抱着这里 。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也在这个区域交织,
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
共同“挤”出了甘肃的四大地理区域之一――陇南山区 。
秦岭将自己的“动脉”奉献给南北中国不同气候时 , 将她的“静脉”遗留在了陇南,使陇南在荒凉中多了些翠绿,在干裂中多了点滋润,既有山峦叠嶂的雄伟,又有江南水乡的神韵 。
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 , 位于我国地形阶梯的过渡带,西靠甘南高原,北接陇中黄土高原,南临四川盆地 , 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相接 。西秦岭横亘其间,陇南跨越南北方,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 , 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 。
在自然地貌上,陇南山地是甘肃自然山水的另类 。
在我们印象中 , 夹峙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甘肃?。?干旱少雨,气候干燥,沙漠戈壁广布,是一个少有绿色的干旱之地 。
然而陇南山地却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葱郁,河溪清澈,颠覆了人们对甘肃的传统认识 。这里山高林密,水网纵横 。在相对干旱的甘肃?。つ鲜杏薪?0条一级支流  , 二级支流有700多条,三级支流1600多条,四级支流1300多条 。甘肃省相对缺水 , 但陇南市并不缺少水资源 。因为水资源多,陇南的森林面积相当大,全市面积约2.79万平方公里,有森林约1.16万平方公里 。
名山大河汇聚,物产具有“南”味特色
翻开中国气候区划图 , 陇南山地由东南向西北 , 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过渡,是甘肃省唯一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 , 被誉为“陇上江南” 。温暖的气候、丰富的地貌使得陇南山地的水分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明显,形成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景观 。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也在这里交织,两大山脉的碰撞聚合,注定了这里与众不同的山川大势 , 还有独具特色的物产 。除冬麦、水稻外,还可以生长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如柑橘、油桐、茶、桉树、棕榈等,还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 , 以及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并拥有3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 “甘肃的西双版纳” 。
既有北方的烈酒,也有南方袅袅茶香
早在西汉时期,陇南的人民就开始酿酒 。最早见于记载的陇南酿酒之地,一为徽县伏家镇 , 一为成县红川镇 。在陇南当地流传的民间小曲中,有“伏天踏曲最优良,重阳下沙好时光”这样的唱词,也从侧面说明了陇南酿酒已经有着悠久的 历史。
徽县处在嘉陵江上游,在《蜀道难》里 , 李白说 “不与秦塞通人烟”,路上也只能见到一些峭壁上的猴子 。这里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生态山区,春暖花开,与世无争 。
要想酿出好酒,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之便 。只有好的天时,庄稼才能有好收成 , 也才能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地利 , 则是指酿酒的地方必须有好的水质,适宜的气候,才能酿出美酒 。徽县伏家镇有着酿出好酒的良好条件,伏家镇有名泉叫做“神泉海眼”,据说不论寒暑旱涝,泉水纯美甘甜,水位四时不变,自古就是人们用来酿酒的上佳水源 。这眼泉水的位置正是在徽县金徽酒厂之内,据说也是因为这眼泉水 , 才酿造出了好喝的金徽酒 。
徽县清冽的水和优质的高粱 , 使这里酒肆林立 , 酒令声声 。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行至徽县青泥岭,手握酒樽,把酒临风,畅饮数十杯,极目四望,触景生情 , 想到自己16年“仗剑走天涯”的职业生涯,再联想到登上青泥岭的艰险过程,朗声吟咏:噫吁剑危乎高哉……
李白醉卧青泥岭,成就了后来的《蜀道难》 。
南宋绍兴4年(公元1134年),名将在仙人关抗金大捷后,众将士用金兵头盔盛徽酒畅饮,在当地 , 因为盔和徽谐音 , 从此“金徽酒”名声远扬 。1951年,康庆坊、永盛源等多个金徽酒老作坊联合,成立了金徽酒业公司 。在陇南,畅饮一壶酒,可抒发古人醉卧疆场的豪情与洒脱 。
陇南属中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 。陇南茶区位于康县、文县、武都三县交界处海拔600一1200米的林缘地带,是陇南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茶叶产区 。春夏时节“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既是北方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也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产地 。
早在两宋及明清时期就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以“秦蜀道”为干线的茶马商道遍布全境 。受“茶马古道”辐射影响,陇南拥有悠久的茶叶生产 历史 和文化,陇南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至今保留有20多株清朝道光年间(1782年―1850年)种植的茶树,陇南康县阳坝镇也存有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树 。在陇南,独品一杯茶,可沉浸在西北烟雨江南般的柔情里,赏花赏柳 。
既有“南腔”,又有“北调”,多元文化交汇的陇蜀之城
文明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播,往往与自然地理息息相关 。
陇南如同一个将甘陕川之美融入一身的曼妙女子,满身灵气 。自古以来陇南就是连接“秦陇”和“巴蜀”的战略要地,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 。陇南市与陕西、四川毗邻接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陇南文化中具有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两种文化的特征 。
如果说,陇南的“山”是秦陇文化的象征的话,那么,陇南的“水”就是巴蜀文化的象征了 。因为 , 陇南的山连着秦岭 , 属于黄土高原;而陇南的水 , 则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 。陇南多山多水 , 处处山水相连,山水相依 。因而,使得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相互渗透 。
历史 上,陇南既是陇蜀通道的结点,也是川茶北上后换取马匹的必经之地 。
仔细翻看中国地图,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之间的陇南,是中华大地的几何中心,无论从地理位置分布,还是得陇望蜀、六出祁山的 历史 典故,遗存陇蜀道上的茶马古道、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旧址,还有陇南的川音、川味 , 都在印证着陇南与“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更印证着陇南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门户”和枢纽的 历史 地位 。
在漫长的 历史 进程中 , 陇南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 , 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一条条湍急的河流都记录着陇南的发展和人文沿革 。无论是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文县白马池哥昼等民俗文化 , 还是礼县的先秦文化、成县的西狭颂、康县的茶马古道 历史 文化等,都深深地打着陇南的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方水土孕育和承载的灿烂文明 。
经贸往来、文化交融使陇南既不能完全穿秦文化的“衣服”,也不能完全戴蜀文化的“帽子” 。来到陇南 , 你会发现 , 这里,满城橄榄飘香,但这不是地中海;这里,时有川音入耳,到处火锅飘香,但这不是四川;这里,虽属甘肃,但没有大漠戈壁,到处山峰翠峻,水流潺潺 。这里既有北方的雄浑粗犷,又有江南的小家碧玉;既有豪迈的两当号子,又有悠扬的采茶小调……
陇南海拔,陇南的特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陇南海拔高度是多少米1米 。
陇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区域,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
陇南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
陇南还是中国主要的中药材、油橄榄产地之一,享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中国油橄榄之乡”的美称 。
陇南海拔,陇南的特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陇南属于哪里陇南属于甘肃省,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 , 被誉为“陇上江南” 。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 。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气候
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 。北亚热带包括康县南部、武都南部、文县东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浅山地区 。在这一带有全市两个热量高值区,一个是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浅山区 , 年平均气温在2~14℃≥10℃的积温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耕地面积约30万亩,占全市地总面积的6.7%,属一年两热农业区 。另一个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气温10―12℃,≥10℃积温3500―4000℃,耕地面积约为170万亩 ,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7.8% , 为两年三熟农业区 。
暖温带包括全市的中部、东部及南部的广大地区 , 海拔在1100–2000米之间 , ≥10℃的积温2100―4000℃ , 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间 , 耕地曲积约150万亩 ,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3.3%,为二年四熟农业区 。
中温带包括全市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是宕昌、西和县大部,武都区的金厂、马营、池坝,礼县的下四区等区域 。这一区域诲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10℃积温小于2100℃,年最低气温在-20℃以下,耕地面积约100万亩左右,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2.2%,为一年一熟、三年两熟农业区 。
陇南的地形:
陇南全境按照地貌的大体差别和区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
浅中切割浅山丘陵盆地地貌区
本地域包括徽成盆地的成县、徽县、两当县三县全部 。西秦岭分为南北二支伸入本区域,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凹、长槽形断陷盆地,海拔800―2700米 。北部系北秦岭断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 , 为浅切割中山区,地势平缓,浅山已垦殖为农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养林,植被覆盖良好 。南边系南秦岭地垒式山地 , 海拔在1900~2400米左右,相对高差500~1000米左右,为中切割中山区 。中间系缓坡丘陵盆地,海拔在800~1300米,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坝地散布于山丘之间,土厚水丰,历史上就是粮食的集中产地 。
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
本区域系南秦岭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东延部分相互交错地带,包括康县、武都区、文县全境,海拔大多在900~250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处于北纬33度以南,属亚热带边缘区 。这一区域因山势较高、沟壑纵横,高山河谷交错分布,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土层较薄,石块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 。但气候条件好 , 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气候,既能生产粮食,也是纹党、当归、红芪、油橄榄、茶叶、大红袍花椒等名贵药材和稀有树种的理想适生区 。
全切割中高山地貌区
本区域包括宕昌县、礼县、西和三县全部,海拔在968~4100米之间,谷峰相对高差300~500米不等 。宕昌县哈达铺、理川、南阳一带,礼县西汉水及其支流两岸,西和县漾水河及其支流两岸等地屑浅丘陵黄土梁峁地形,相对高差小 , 地势平缓,河谷开阔,土地连片面积大,有许多山间小平原分布,西礼盆地就在其中 。西汉水下游山陡谷狭 , 山地、旱地较多,土地较为分散 , 但耕地较多,有大面积的草地和土地资源可开发利用 。
陇南  甘肃省辖地级市
陇南,甘肃省辖地级市,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 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陇蜀之城、橄榄之城 。截至2021年末,全市辖1个区、8个县,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8.7万人,城镇化率为37.3% 。
陇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 , 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区域 , 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还是中国主要的中药材、油橄榄产地之一,享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中国油橄榄之乡”的美称 。       
陇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是秦人的发祥地、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文县白马人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 陇南既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争夺的战?。质侵性醒胝ㄓ胛鞅鄙偈褡褰哟ソ煌那吧谡蟮?,攻伐消长与民族交往,构成陇南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 。
陇南市概况
来源:百度百科
陇南海拔,陇南的特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陇南属于哪个省陇南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 地处秦巴山区 。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西濒甘南 , 北依定西、天水 。
简单介绍陇南市的文化特征
陇南市与陕西、四川毗邻接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陇南文化中具有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两种文化的特征 。如果说,陇南的“山”是秦陇文化的象征的话 , 那么,陇南的“水”就是巴蜀文化的象征了 。因为,陇南的山连着秦岭,属于黄土高原;而陇南的水 , 则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 。陇南多山多水,处处山水相连,山水相依 ,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 。因而,使得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相互并存,难解难分 。但是,二者又不是孪生关系,并不相同或相似,虽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 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是可以分辨、各具特色、不能混淆的 。
下面,笔者就以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饮食三个方面的包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来探讨陇南文化中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 。
一、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
陇南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 。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截至2013年,有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次69项,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0项 。截至目前 , 国务院已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陇南有3项:文县傩舞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 。甘肃省已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陇南入选的项目总计22项:陇南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西和春官歌演唱、康县木笼歌、两当号子、康县锣鼓草、康南毛山歌、康县唢呐艺术、宕昌羌傩舞、陇南高山剧、礼县春官歌演唱、徽县河池小曲、武都木雕、礼县井盐制作工艺、成县竹篮寨泥玩具制作技艺、康县寺台造纸术、武都三仓灯戏、武都栗玉砚制作技艺、武都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等 。
以上文化现象的形成,其主要原因还是与陇南各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 。陇南的文县、武都、康县,毗邻四川和陕西汉中,邻近湖北和重庆 。而除了比较特殊的宕昌之外,其他各县都毗邻古秦州天水和陕西 。另一个原因是,历史上,陇南、四川大部都属于秦国的势力范围,受“秦文化”的影响很深;东汉末期以至整个三国时代,陇南又是蜀魏反复争夺、拉锯式易主的主战场;南宋时期,这里又是宋、金势力的南北分界线之一,是南宋抗金的主战场之一 。而且,陇南还是古老的吐蕃、氐、羌等民族逐步南移的驻足和必经之地,历时很长 。这些历史上的大动乱、大变动、大会合,使得南北文化在陇南这片土地上相互撞击,相互会聚,相互融合,无法抗拒地融入到了陇南的文化之中,或者说 , 促生并形成了陇南文化的主体和主流 。
二、陇南方言的文化特征
陇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陇南小片”,这是在甘肃方言中的大的分类 。实际上,陇南方言极其复杂,就整个陇南市而言 , 也只能大致分为“西和礼县片”、“成县徽县两当片”、“武都文县康县片”和比较特殊的“宕昌片” 。而在陇南,即使是同一个县,也可以分出“北、中、南片”或“西、中、东片” , 甚至更多 。同一个县的同乡如果在异地出现,除了他们自己而外,外地人因为他们之间彼此语言的明显差异,会很难相信他们是同乡 。
以宕昌县为例 , 它的县城西面的方言接近于定西地区的岷县方言,县城附近的中部则是地道的宕昌方言,而县城以东却又是接近甘南藏区舟曲的方言了 , 还带有与其毗邻的武都西片的方言 。宕昌方言里带有许多“儿化音”,譬如把“鱼”叫“鱼儿”;而与其毗邻的武都,却直接叫“鱼”;又譬如宕昌方言里把“哪里”说成是“阿搭儿” , 而与其毗邻的武都,则说成是“咋”或“咋伙” 。至于各县之间,差异就更大了 , 同是陇南人,却常常因为彼此语言的不同,而相互嘲弄、学舌和挤兑 。
总之,陇南方言中,“西和礼县片”、“成县徽县两当片”和比较特殊的“宕昌片”,其语音主要靠近陕西宝鸡、汉中一带,以及甘肃陇东一带的方言;而“武都文县康县片”,其语音大致靠近川北方言 。陇南方言更多的是南北混杂的语言,主体是北方语系,夹杂着南方语系的一些语音,形成了既独特又复杂的陇南方言 。既使是地道的甘肃人,也不容易听懂,或只能部分听懂;同为陇南人,县与县之间,也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 。
三、陇南饮食的文化特征
陇南民众依托多样化的农作物和农业特色产品 , 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物质,创造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 , 各色小吃花样繁多,争奇斗艳 。主要有武都洋芋搅团、米皮、面皮、西和杠子面、宕昌锅盔、文县豆花面、咂杆酒、康县罐罐茶、礼县热面皮等 。此外还有玉米面面鱼、柴火鸡、酸菜面片、豆花子酸菜面、荞粉、面茶、炕包、荞面叶子、地软耳包子、麦仁酒、荞面、苞谷面饺团、洋芋丝饼饼、韭菜扁食、西和锅盔、豆花子、肉夹馍、烤羊肉串、烧烤嫩玉米、麻辣洋芋粉、鸡汤刀削面、橄榄油拌洋芋、嫩玉米面饼、煎饼卷青椒洋芋丝、面果丸子、武都酸菜汤、面疙瘩等 。
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杂多样的方言和花样丰富的饮食,都带有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与鲜明特色 。至于陇南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性、人文景观、土特产品、手工制作、耕种方式等等 , 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也同样如此,不再赘述 。
【陇南海拔,陇南的特点】陇南所属的?。焊仕嗍?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