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古称什么,春节古代叫什么?

1、春节古代叫什么?春节古称元旦,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西汉时确定正月为岁首 , 正月初一日为新年,相延至今 。新年前一天为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 。“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 , 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 。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 。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 。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
关于元旦的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 都十分受人爱戴 。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 , 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 或“元正 。也有正月一日(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颛顼的传说,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元旦

除夕古称什么,春节古代叫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春节在古代还有哪些称谓春节 , 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 , 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 , 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 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以"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由此开启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 。在现代 , 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
百节年为首 ,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节日起源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 , 《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天皇时代以"岁"来表示"年" 。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 。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 , 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 , 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 ,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天地定位 , 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循环纪元法 。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 。干支纪元以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始一年的历程 。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 。如《易·说卦传》所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 。原始意义上的岁首 , 是指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立春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当天象"斗柄指寅"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节日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
历史发展
时间演变
上古时代以天象的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当北斗斗柄指向寅(正东偏北)时为立春节点 。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摄提格)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时代:岁起摄提纪元法,即干支纪元法,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十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 。(摄提纪元,今称干支历、甲子历、节气历;归为阳历类别,又称中国阳历)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 。(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 。(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 。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为岁首,是为殷正 。魏明帝曹睿也一度改为殷正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也用周正 。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一日为岁首 。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 。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历,又称阴阳合历)) 。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 。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
1913年7月(民国二年),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中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 , 冬至为冬节 , 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 。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名称变革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 , 但用"民国"纪年 , 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 , 即为岁首 。
1949年9月27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 , 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
内容发展
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的雏形 。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古籍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 。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岁时 。
周代《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十月涤?。?…曰杀羔羊 , …万寿无疆 。"文献中记载了人们在十月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此场景并非岁首节俗活动,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 。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尚未融合、传播与普及,岁首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 。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 。如东汉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 。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 , 也越来越丰富了 。
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记载 。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 , 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
唐代时 , 人们除登门拜年 , 还发明一种"拜年帖" 。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 , 赐予大臣 。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 , 改用梅花笺纸 。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
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 。《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
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 。《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 , 井隈皆封 。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 , 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
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 。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 。礼仪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礼节全部废除,改成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
民间习俗
传统民俗
年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 , 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 , 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 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 满、蒙古 , 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 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 更蕴味无穷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 , 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 热闹喜庆 , 年味浓郁 。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 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除夕 , 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 , 迎接新年到来 。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 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 , 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人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 。正因如此,在热闹非常的春节期间,敬天法祖传统文化祭祀节仪才依循祖上规矩 , 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 , 一丝不苟 。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 。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满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 。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元日以后 , 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 , 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 , 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
除夕古称什么,春节古代叫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除夕的别称有哪些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 。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 , 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 。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
除夕通常又被称作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
除夕古称什么,春节古代叫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除夕的别称是什么呢?除夕的别称是大年夜、年夜、年三十、过年前夕、大晦日 。
除夕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 。这天的确实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 。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闽南语),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
除夕习俗:
贴春联:春联相传是由桃符演变而来,而桃符则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画上门神的图案,后来则用纸画门神 , 也有贴上吉祥图案的年画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及福符门钱 。
贴窗花:在华人民间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
守岁:“守长寿岁”之意,分过压岁钱后,一家人围坐炉边,欢谈达旦,称做守岁 。
除夕古称什么,春节古代叫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古代春节叫什么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那么你知道在古代,春节叫什么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古代春节的名称
春节在历史上称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 。
春节的介绍
【除夕古称什么,春节古代叫什么?】 春节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 , 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而在古代,其实并没有春节这个说法 。
春节的来源
春节源自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古人们使用干支纪年 , 将干支开始的一天定为岁首 。这就是春节的前身 。而到了1914年才将正月初一正式取名为春节 。
总的来说,在古代是是没有春节这个概念的,古代称春节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 。你了解了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