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冬至习俗,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1、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1、漳州:和家人在一起“搓圆” 。
漳州的风俗 , 要吃冬至红糖汤圆 。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 。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 。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 。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 , 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2、莆田:冬至暝“贴汤圆” 。
冬至前一夜,莆田俗叫“冬至暝” 。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 。桌上以红柑为“果岳” 。冬至那天,大家一齐围在大簸箕的四周,主妇把糯米碾成的粉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 , 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这就是“冬至暝搓丸” 。
3、泉州:小年兜敬祖吃圆子 。
在泉州,有“冬至小年兜”的说法,冬至一大早,家家户户要敬祖先、吃圆子 。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
4、厦门:姜母鸭 。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 。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
5、福州:吃米时 。
福州民俗中有搓冬至圆的习俗,也叫搓米时,是一种糯米制成的冬至小吃,福州话发音为“细”,既代表团圆,又代表孝顺的意思 。桌上置竹箩 , 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等 。祈福来年好运,故而成为福州冬至传统中重要活动 。
6、宁德:吃汤圆 。
宁德民间有在这天早晨吃汤圆的习俗 。俗有“吃了冬节丸,冬天不怕寒”之说 。
7、南平:糯糍粑 。
糯糍粑,是南平光泽诸多地方小吃中较出名的一种,和福州的“米时”类似 。它是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笼里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 , 民间俗称“打糍粑” 。
糯米打到粘稠成泥状,挑起不断后 , 再加上一些香油点润,用手揉搓成一个个拇指般大小的丸子,放进装有炒熟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粉碗中滚过即可食用 。
8、龙岩:冬至艾叶煲鸡,包@饺 。
龙岩武平的冬至食物,最为普遍的是吃鸡,用艾叶杆煲鸡,熬出浓浓的鸡汤,老人在碗底加上鹿茸粉,冲上鸡汤拌匀,喝下去,这一个冬天都不会感觉到寒冷 。
龙岩冬至有一种独特的美食―@饺 , 巴掌大,三角形 , 是将野苎麻或艾草捣碎,和糯米粞揉匀后作成皮,馅料则分两种咸甜两种:咸@饺馅儿通常会用冬笋丝、虾仁、香菇混合炒就,也有单纯以酸菜做馅儿的 。
福建冬至的风俗食物如下:
1、福州“搓米时” 。搓米时@是福州冬至习俗 。搓“米时”时需将糯米粉搓成丸子 , 在黄豆粉中加上芝麻并来回滚动,寓意“时来运转”,祈福来年好运,因此成为福州冬至传统中重要活动 。
2、泉州搓圆 。在泉州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 , 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还可以将一部分糯米粉拌上食用色素,成为红、白相伴的小丸,粒粒珠圆玉润 , 象征着团圆完满 。
3、厦门姜母鸭 。厦门人冬至这天必吃的一道菜就是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不仅皮脂金黄、香味诱人,还滋补暖身 。
4、漳州糖圆 。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 。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 。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水中煮熟,作为节日早餐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汤圆有包馅的,漳州汤圆大都是以整块糯米团搓圆了,直接放进红糖水熬制的圆汤里煮 。
5、莆田“冬至暝搓丸” 。莆田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前一夜 , 一家人会围在大簸箕的四周,把糯米碾成的粉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 , 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 。

泉州冬至习俗,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泉州人过冬至有哪些习俗?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 , 这样头尾都圆 , 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 , 乃粘丸于门 。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 。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 。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 。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 , 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 。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 。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 , 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 。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 。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 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 , 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 。而到了清明节 , 气候温暖,草木萌茂 , 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 , 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 。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 。”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 。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 。“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 。“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区的风俗是冬至扫墓 清明是众所周知的扫墓时节,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区部分地方并不是清明扫墓的 , 而是在冬至 。
泉州冬至习俗,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冬至习俗冬至的习俗可以回家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并没有特殊忌讳 。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
中午祭敬祖先 , 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 , 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 。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 , 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 。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 , 合称春冬二祭 。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
在惠安 , 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 , 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
扩展资料
冬至的习俗: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 。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后来 , 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
泉州冬至习俗,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晋江冬至日习俗?一、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 , 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的一种方法 , 是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汉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 , 而今国内只有潮汕地区延续此习 。
二、南吃团子
冬至吃汤圆 , 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 。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冬至 , 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
三、北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
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 , 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返乡之时 , 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 煮熟后,分给大家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 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
四、消寒会
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 。后人在冬至之后,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 。
五、献袜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鞋袜 。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言:“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旧俗中无论南北,都流行这一风俗,寓意“阳生于下,日永于天 , 长履景福,至于亿年 。”因此,在过去,冬至也称为履长节 。
六、窖鲜花 
宋朝时,北平人在冬至后,挖地为窖,以焰火熏烤,在窖中种植花卉瓜果,时常浇灌,使其生长 。冬至正午之时 , 卖花声便在街巷中到处响起,女子争相购买 。山茶、茉莉、慈兰、珠兰之类的鲜花,用铜丝编制成别致的形状,或如半环,或缀成圆环,可在鬓边斜挂或襟前点缀 。而芍药、碧桃、海棠、玫瑰等花,选取鲜嫩待放的花苞,围插成巨球或者制成彩篮,悬挂在帐中,芳香四溢,令人陶醉 。
晋江冬至习俗
晋江一带,“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舂米“搓丸” 。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 。如做成猪头、猪脚、花鱼(三牲),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 。”冬至“早晨,农家户户都要煮甜丸”花色品种奉祖先“,然后当做早餐 , 还要将吃剩的几粒红丸 , 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 , 庆贺丰年,酬谢诸神o 。除此之外,许多人家还要蒸糕@,做寿龟,蒸年糕,象征年年高升(”高“与”糕“谐音),祈冀福寿延绵 。
泉州晋江一带 , 人们过冬至时,除了早上吃汤圆外,也会去庙里“拜拜” , 中午则准备米饭与熟食,供奉在祠堂中祭祖 。
在南方不少地方 , 有冬至扫墓的习俗 。如海南、潮汕地区,福建则有泉州德化、永春、安溪以及莆田等部分地区 。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人,都会返乡在冬至这天祭祖后上山扫墓,非常热闹 。
另外,同安民俗专家蒋大营表示 , 在闽南部分地区,过去流行着“做冬”的习俗 。即每年冬至时,家族中选一名已婚人士来操办宴席,中午请全家族的已婚者来“吃冬”,肉要大块,菜要管够 。
泉州晋江一带,人们过冬至时,除了早上吃汤圆外,也会去庙里“拜拜”,中午则准备米饭与熟食 , 供奉在祠堂中祭祖 。
在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扫墓的习俗 。如海南、潮汕地区,福建则有泉州德化、永春、安溪以及莆田等部分地区 。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人,都会返乡在冬至这天祭祖后上山扫墓,非常热闹 。
另外,同安民俗专家蒋大营表示,在闽南部分地区,过去流行着“做冬”的习俗 。即每年冬至时,家族中选一名已婚人士来操办宴席 , 中午请全家族的已婚者来“吃冬”,肉要大块,菜要管够 。
晋江一带,“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舂米“搓丸” 。丸子颜色有红有白 , 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 。如做成猪头、猪脚、花鱼(三牲),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 。”冬至“早晨,农家户户都要煮甜丸”花色品种奉祖先“,然后当做早餐,还要将吃剩的几粒红丸 , 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庆贺丰年,酬谢诸神o 。除此之外,许多人家还要蒸糕@ , 做寿龟,蒸年糕 , 象征年年高升(”高“与”糕“谐音) , 祈冀福寿延绵 。
我们着陆的时候 , 一片白茫茫
泉州冬至习俗,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泉州冬至有什么习俗 福建各地冬至习俗都吃什么泉州人冬至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
漳州一带 , “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舂米“搓丸” 。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 。如做成羊头、猪脚、花鱼“三牲” , 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 。
在福州,“米时”和糍粑都是福建冬至节的特别食品,做法上有点区别,但是口感差不多 。糍粑是米蒸熟了用石舀捣成糊状的,这种做法在闽北一带比较流行,叫糍粑 。而福州一般用米浆直接搓,就叫“米时” 。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习俗吃姜母鸭 。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 , 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
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
【泉州冬至习俗,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
漳州一带,“冬至”前夕 , 家家户户都要舂米“搓丸” 。
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 。
在福州传统小吃名店安泰楼 , 一位做小吃的师傅说 , “米时”和糍粑都是福建冬至节的特别食品,做法上有点区别,但是口感差不多 。
厦门冬至习俗吃姜母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