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两篇精选

1、“系百索子 。五色的丝线拧成的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
品味着汪曾祺老人的《端午的鸭蛋》享受着阵阵民俗文化的魅力,不由想起最热闹的端午节,心中不由涌起阵阵涟漪 。
“端午节,我们那里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有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的丝线打好了络子……”
读着读着,眼前似乎浮现着孩子们挂着鸭蛋络子,额头上用雄黄写着“王”字奔跑着嬉戏着……回忆着自己童年时的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帖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想想当时玩得不亦乐乎啊!
曾今的端午热闹而丰富,如今的呢?
作为现代都市的一员,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过起了“洋”节日 。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早已被抛之脑后,扔给历史作记录,取而代之的是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
记得去年的圣诞节,大街上,树上都挂满了彩色的小灯泡,孩子们都兴奋的向圣诞老公公要礼物,所有人看起来都十分的充实和开心 。而端午,确实在寂静中度过的 。有些人早已忘记了端午节,只有一些老人在吃粽子小学生作文 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在给自己的小孙子孙女系百索子 。而其他人已沉醉在城市的喧嚣中不可自拔 。
端午寄寓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寄寓着我们祖先的人们,寄寓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今的端午,而今的古文明已经和现代文学产生了冲击,致使人们在慢慢的忘记 。可是,这些文化这些民俗忘记吗?
我们的风俗,是历史演进中不断沉淀的宝藏,所以我们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拾起那将被丢弃的文明吧!
去年的端午,大家丢失了传承文化的机会,今年我希望可以看见往日的繁华 。让民俗,让文明在我们这一代传承、升华吧!
2、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 。在那细细长长的胡同里,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那一声意蕴高远的“嘿” 。这一“嘿”,“嘿”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绵长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闲散自由的行文风格,也“嘿”出了他对生活真味的独特感受 。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风格 。
《端午的鸭蛋》就是这样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直抒胸臆,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 。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 。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 。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
然而,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 。在这满篇洋溢着深深浅浅的故乡情绪里,“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 。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竟然会生出“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样的感慨 。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两篇精选】其实,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 。看,一个“不过”,笔锋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就悄然溢出 。用“惊奇不已”和“确实是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等等语言跃然纸上 。甚至于引用了袁枚的文字还不甘罢休,还要罗列种种吃法,并用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比对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八个字符,一个叹号,直白而朴素的话语,幽默而爽朗的声音把先生对故乡的厚爱铺满了整篇文章 。好像先生此时已经忘记了自己虽是高邮人,但北京也是他多年居住的地方似的,全然不顾及北京人的感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