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两篇精选( 二 )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这个拖着长音的“吱”字,绘形、绘色、绘神,把先生孩童时吃鸭蛋的情态出神入化般地描绘出来 。既是一幅民族风俗画,也是一曲生活的赞歌 。我们从这里窥探出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恋和追忆,解读到先生对民俗文化的尊崇和敬畏,这种种情感,都源于先生在生活中对“和谐”与“健康人性”的追求的过程中 。
读到这里,我不禁怅然而叹:先生对鸭蛋的感情可谓真也,足也,甚也 。这岂止是对鸭蛋的情有独钟?这是对生活真味的悠然品读,是对家乡情怀的慨然诠释 。
端午到了,家乡的鸭蛋又有了别样的故事,在这里,作者把儿时生活的影像一幕幕拉开: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
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
儿时的生活是快乐的,儿时的生活也是永恒的 。每一个细节都是记忆,每一个记忆都是怀想 。那咸咸淡淡的鸭蛋,不正是作者对生活对故乡的心情写照吗?此时,端午的鸭蛋已经成为一个意象,成为先生与往昔岁月相纽结的一个通道,将绵长的生活真味凝固在了这平淡的生活之中,从而成为隽永的回忆和怀恋 。
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写风俗,有点怀旧,但那是故国神游,给人是慰藉,不是悲苦 。因此,民俗的多姿、平凡的生活、儿时的影像在他的笔下显示出了独具风格的魅力 。而他那简约、传神、清新、鲜活的语言特点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和艺术的享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