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大家庭中 , 有许多少数民族 , 每个名族都有着自己的信仰 , 很多民族虽然有着共同的语言和信仰 , 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相同的名族 。东乡族和回族也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 , 那么你知道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吗?下面的回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 , 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 , 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 , 因居住在河州(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Sarta) , 是以撒尔塔人为主 , 融合当地回族、汉族及少量的蒙古族等逐渐融合而成 。东乡族人口515000人 ,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 , 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 。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 。是以撒尔塔人为主 , 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 。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 , 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 , 主要有突厥人、波斯人 , 统称为色目人 。东乡族的来源和形成 , 一度观点颇为分歧 。其中蒙古人为主说 ,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 , 东乡族人民积极参加了以米刺英、丁国栋为首的农民起义 。
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 , 所以东乡族形成时 , 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度 。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 东乡族的词汇中 , 汉语借词较多 , 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 。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 , 如今使用的是汉文 , 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 。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 , 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会宁、玉门等县市及新疆伊犁州 , 宁夏、青海也有少量定居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 东乡族人口数为515000 。主要从事农业 , 善种瓜果 。
使用东乡语 ,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大部分人会说汉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 , 通用汉文 。东乡族、撒拉族以及保安族 , 在元明清三季700年中与回族关系密切 。裕固族则属回纥后裔 , 归突厥语族 , 属突厥人;因信原始宗教和喇嘛教 , 被划为蒙古人 。但由于近代的语言的发展 , 形成了以语言划分民族的范例 。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 。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 , 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 。从13世纪以来 , 河州一带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 。13世纪末 , 镇抚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 , 其属下蒙古人大部相从 。
【东乡族和回族的区别是什么?】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 。14世纪初 , 元成宗死 , 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政变 , 事泄被杀 , 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大 。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 , 为元朝政府镇压 , 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 。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 , 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 。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 , 互相婚嫁 , 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柯尔克孜族的待客饮食
- 盘点:傈僳族节日大全与习俗
- 具有悠久历史的塔吉克族起源
- 怒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普米族独有的山岳生态形成文化
- 吃什么排湿气和寒气 吃什么可以排湿气和寒气
- 手机热点怎么连接
- 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分享
- 赫哲族的三大节日是什么?
- 实用且审美兼具的保安族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