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先生离世85年后,我重读《呐喊》发现,原来他也有童年阴影!( 三 )


文章图片
06在铁屋中呐喊
回国后,鲁迅在杭州做老师 。
他发现,这些年轻人对科学没有渴求,他们虽然是学生,却很愚昧无知 。这严重的挫伤了他的教学积极性 。
和好友出书办杂志,也遭遇到许多阻碍 。
《新生》眼看要出版了,却删掉了撰稿人,资金支持也没了,导致《新生》胎死腹中 。
鲁迅做什么都不顺,屡屡不得志,内心特别苦闷,于是才动笔开始写小说 。
1923年,鲁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
从“呐喊”二字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当时满腹心事却无人诉说的孤独感 。
在自序中,他写道:“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
可以想象鲁迅内心有多孤独,多寂寥 。
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犹如一座密不透风的铁屋 。而鲁迅,就是屋中人 。
铁屋里," 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
“铁屋子”,就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 。所有人都被关在铁屋子里,大家无知无觉地活着,从来没有一个人觉得,铁屋子有什么不对 。
这时候,鲁迅站出来,以笔传声,告诉人们他们周遭的环境有多恶劣,多愚昧 。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铁屋中的一声呐喊 。
这一声,喊醒了无数年轻人 。
也惊醒了东方睡狮 。

鲁迅 鲁迅先生离世85年后,我重读《呐喊》发现,原来他也有童年阴影!
文章图片
07金刚颜菩萨心
鲁迅是思想家 。
他的文章里,很喜欢用否定之否定的句式 。否定之否定,是肯定 。不知道,这是否在意味着,他自己内心也常常充满纠结呢 。
鲁迅的小说,故事只是个壳子,其内核是在传递思想 。
时代会变,科技会变,文化会变,人性却几乎不会变 。
伟大的思想家,总能抓住人性的本质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读鲁迅,你都能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
怎样打破对鲁迅的刻板印象,走进一个真实的鲁迅呢?
答案是——精读鲁迅的作品!
真正读懂鲁迅的时候,相信你会深深地爱上他 。
“金刚怒目,降伏四魔 。菩萨低眉,慈悲六道 。”
在我心里,鲁迅先生是兼具金刚心和菩萨心的活生生的人 。
他是那样温柔 。
那样慈悲 。
那颗赤忱的心,时隔85年后,依然滚烫 。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 。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
【鲁迅 鲁迅先生离世85年后,我重读《呐喊》发现,原来他也有童年阴影!】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