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我们都是“机长”!——敬畏与信念,胜于一切( 三 )


刘传健深知 , 每一条操作守则 , 每一次飞前准备 , 都是无数次的514惊魂所集合出来的 。 仅仅他自己 , 在平生第一次驾机时 , 就体验到了起落架故障而连续六次尝试迫降的惊险 , 和塔台耐心专业的指导 。 再次借用张涵予的嗓音: “当你觉得已没有问题时 , 问题就一定会来找你 。 ”

机长|我们都是“机长”!——敬畏与信念,胜于一切
本文图片

没有一条规章是多余的 , 没有一次重复是浪费的 , 没有一次严谨是虚无的 。 因为即便是完全一样的航线 , 但每一次飞行的机舱窗外 , 永远都是不一样的天气 , 每一次飞行的机长身后 , 都是不一样但一样鲜活的生命!
于是我们从电影和实践中所看到的 , 就是机组对无数看似繁琐的专业规章的高声确认和明确操作 。“只有把平凡做到位 , 你才能成就不凡 。 ” 刘传健总结说 。 这时 , 丝毫都不枯燥 , 都不无聊 。

机长|我们都是“机长”!——敬畏与信念,胜于一切
本文图片

经历这次九死一生后 , 刘传健曾很笃定地说:“这是前无古人 , 也一定后无来者 。 这类事故再也不会发生了 。 ”这是一位机长对于一个系统 , 一个行业 , 最深的自信与信任 。 但是 , 我们各位“机长” , 我们的“飞机”也同样经历了生死沉浮 , 但我们有多少底气回答:我们的“系统”能不能通过钢铁一般的规章与执行 , 去让之前发生过的所有问题都“后无来者”呢?
因为机长有信念!
同样神奇的是 , 刘传健在重压与缺氧下完成空前壮举后 , 还能够极为精准地还原他在脱险过程中所做过的每一次操作 , 从而极可能载入未来的机长守册 。
但更令人唏嘘的是 , 刘传健的演绎者张涵予后来透露:在514事件之后 , 民航总局曾使用最先进的智能系统模拟实况 , 但是反复测试做了10次 , 10次居然都是机毁人亡!——为什么只有刘传健把飞机平安带回来了?
这时 , 别再炒作什么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我坚信算法再聪明的机器也永远不会取代人类 。 因为 , 机器永远不会有人类特有的“信念”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