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历史悠久的哈尼梯田文化

哈尼族文化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就是哈尼族梯田 , 梯田代表着哈尼族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 , 是一个独具天工的伟大杰作 。在高原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 哈尼族人们不仅克服了困难 , 而且还开创了新事物 , 不得不说 , 哈尼族是一个智慧勇敢的民族 , 今天大家 , 就随小编一起看看具有历史悠久的哈尼梯田文化 。
哈尼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边缘 , 以游牧为生 。1300多年前 , 气候和生存条件的恶劣迫使哈尼人的祖先向南方迁移 , 最后在哀牢山脉定居下来 , 由原来的游牧民族演变为一个依靠梯田生存的农耕民族 。
哈尼人的生活用具也逐渐由鞭具、鞍具变为了谷船、酿酒锅等农耕用品 , 哈尼族的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年他们都有对水的祭祀 , 鱼成为哈尼族的食物 , 同时也成为哈尼族的装饰品 , 甚至在他们的传说中 , 天、地、人都是鱼的产物 , 曾经用来驱赶羊群的鞭子被祖先丢在了迁徙的路上 , 没有留下任何记忆 。
为了适应哀牢山气候及整体的自然环境 , 哈尼人的村寨多建于海拔1400~1800米的半山向阳坡地 , 既避开了低海拔河谷地带气候炎热潮湿和瘴疠流行的威胁 , 又躲开了高海拔地带常年云雾蒸腾和阴冷潮湿的弊端 。那些建在半山向阳坡地上的哈尼村寨 , 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 全年日照1630小时 , 降雨约1000毫米 , 气候温和、阳光和煦、降水充沛 , 最适宜人居 。
他们在靠近森林的地方挖筑大沟 , 把下泻之水悉数截流 , 然后在大沟下安寨、开田 , 将截流之水用于梯田的灌溉 。哈尼人在大山上挖筑了4653条骨干沟渠和无数小沟渠 , 单是能灌溉面积50亩以上的骨干沟渠就达662条 。条条沟渠如银色腰带缠绕在大山之间 , 保证了水稻种植的用水之需 。
哈尼族的祖先在漫长的迁徙之路上 , 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 。从海拔100多米到海拔近3000米 , 如何灌溉好每一块梯田 , 对于今天的水利学、工程学、管理学来说 , 都是一项难题 。哈尼梯田灌溉的秘密是自然分水法 。这种方法 , 公平、合理而又科学 , 避免了因为水的利用而产生的纠纷 。哈尼人根据具体情况 , 还制定了20多条规则 , 这种关于合理管理水资源的准则 , 使得每家的梯田都能够及时、适量、均等地得到滋养 。
您可能还会喜欢:
妙不可言的傈僳族葫芦笙舞乐和葫芦笙
傈僳族葫芦笙舞乐的历史渊源及特点
畲族民族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运动
【具有历史悠久的哈尼梯田文化】具有“传家之宝”之称的畲歌
标签:具有历史悠久梯田文化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