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1、河南开封共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分别为战国时期的魏都大梁、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金国;
2、河南洛阳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战国时期的韩国、汉朝、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是十五朝古都,曾有二十二个政权在此建都 。
1、河南开封共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分别为战国时期的魏都大梁、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 , 金国;
2、河南洛阳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战国时期的韩国、汉朝、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 ,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是十五朝古都 , 曾有二十二个政权在此建都 。
1、河南开封共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分别为战国时期的魏都大梁、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金国;
2、河南洛阳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战国时期的韩国、汉朝、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是十五朝古都,曾有二十二个政权在此建都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河南是哪几朝古都?在河南定都的朝代有: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北宋、南宋、金朝 。
元朝、明朝、清朝则没有在河南定都 。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 , 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
扩展资料
截至2018年2月,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连山东、安徽 , 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国土面积为16.7万平方千米 。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 , 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 。
河南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是中国姓氏的发源地 , 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南
郑州,洛阳,开封,安阳 。据考古发掘和史籍记载,自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周)、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共计12个朝代 , 94位帝王,历时1337年 , 在洛阳建都 。
公元前约21世纪,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寻那(今洛阳东二里头)。夏帝履癸(即夏桀) , 也建都洛钠, 史书载桀所居“左河、济 , 右太华 , 前伊阕(龙门) , 后太行”,这正是洛阳所处的位置 。经考古发掘,在洛阳近郊“二里头遗址”和洛南“锉李遗址”发现并经测定,在商代堆积层下,有夏代早期和晚期文化遗存 。公元前约17世纪,商汤灭夏桀 , 为了镇服夏朝的“顽民”和扩展西部疆域 , 在原夏都附近另建新都西亳(今洛阳市东) 。
公元 770年(东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为避西戎的侵扰从镐京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灭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阳 , 并改洛阳为雒阳 。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12月 , 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魏,建都洛阳,以汉都为基础,改雒为洛 。修复洛阳宫 。
九朝帝都(夏朝、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洛阳 。后梁、后唐、后晋等,不能帝称,四分五裂诸侯割据称王矣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 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 , 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有近5000年历史 , 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 。
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在这块美丽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渔猎稼穑,创造着人类幼年时期的文化 。当中国进入阶级社会时,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在洛阳一带立国 。之后 , 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 。建都历史长达1529年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中 , 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历史文化名城 。
河南洛阳是几朝古都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河南有那些古都?有郑州 , 洛阳 , 开封 , 安阳做过古都 。
夏商古都郑州、晚商古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
洛阳 ,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
开封,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 。
郑州,曾为夏、商都城之一,为管、郑、韩等藩国的首府 ,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 。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 。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经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安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东接齐鲁,西倚太行 , 北濒幽燕,南望中原 , 自然环境优越 , 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 被誉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
扩展资料: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 , 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 , 故名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 。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四个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 , 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
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有商汤、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范蠡、商鞅、苏秦、吕不韦、李斯、贾谊、张衡、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李贺、岳飞等历史名人 。
【河南是几朝古都,河南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河南几朝古都?河南洛阳是13朝古都 。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
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 。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 。
地形地貌
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 , 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 , 周围有郁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邙山、青要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东秦岭褶皱系 。地势西高东低 。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 。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熊耳山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
以上内容参考 洛阳政府官网-魅力洛阳
有十八朝定都河南 。河南是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魏,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后期)的古都 。主要有以下几个:
1、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 , 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
2、开封: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 。
3、安阳:殷商晚期都城 。
4、郑州:殷商中期都城 。
河南历史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河南历史悠久 , 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南召猿人已开始在河南境内生息繁街 。进人新石器时代以后,在河南境内发现的大量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了原始社会的母系、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 河南人民已经在石器和陶器的创制等方面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
2、底蕴深厚,文化丰富多彩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其中突出的表现在:文化名城很多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使河南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聚集的省份 。文物遗址遍布各地 。目前的统计结果表明,河南的地上文物仅次于陕西,居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则居全国第一 。
3、有兴有衰,前后差异明显
顺着河南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考察,可以发现其呈现很明显的前后差异性 。即大约以12世纪初期为界,北宋以前是河南历史文化的发展繁荣时期;12世纪以后随着河南政治地位的下降,则进人其历史文化发展的衰落期 。
12世纪以前,我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前期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自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和北朱等10多个朝代存在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河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河南是哪几朝古都河南是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魏 , 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后期)的古都 。
1、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 , 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
2、开封: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后期)七个王朝在此建都 。
3、安阳:殷商晚期都城
4、郑州:殷商中期都城
扩展资料:
河南洛阳是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的古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
1、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 。洛阳是夏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师二里头)为都 。根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 , 二里头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
2、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 。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 。
3、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 , 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 。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
4、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 , 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
5、汉王元年(前206年) , 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 , 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 , 治洛阳 。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 。
6、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 , 刘秀定都洛阳 , 改洛阳为雒阳 。建武十五年(39年) , 更河南郡为河南尹 。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
7、黄初元年(220年)年 , 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 , 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
8、泰始元年(265年) , 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东晋时称故都洛阳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
9、太延二年(436年) , 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洛共计330余年 。北周平齐之后 , 升洛阳为东京,设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 。
10、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 。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 。三年,废行台 , 以洛州刺史领总监 。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 , 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 。
11、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
12、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 。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13、以上计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以洛为都,洛阳成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此外 , 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叶安禄山都曾在洛阳立国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夏朝、商朝、东汉王朝、隋朝末年、五代、北宋 。
具体内容介绍:
1、夏朝先后定都于阳城(今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阳翟(今许昌禹州)、斟鄩(今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商丘(今商丘睢阳区)、纶城(今商丘虞城)、帝丘(今濮阳)、原(今济源)、老丘(今开封祥符区)、西河(今安阳汤阴)等地 。
2、商朝先后定都于亳(今商丘)、西亳(今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嚣(今郑州商城遗址)、相(今安阳内黄)、邢(今焦作温县)、殷(今安阳殷墟)和朝歌(今鹤壁淇县)等地,
3、东汉王朝建都洛阳、隋朝末年在洛阳建立了东都 。
4、五代十国,一般又简称五代 。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 , 合称五代十国 。
5、北宋建都开封 。
拓展资料
河南历史沿革(夏朝——南宋)介绍:
1、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 , 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 进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
2、后面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内 。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南阳、颍川、河内、东郡、陈郡 。以后的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处于全国前列 。
3、东汉王朝建都洛阳,河南更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河南是四战之地 。在三国以及两晋、南北朝时代,战乱连年,农业、手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直到7世纪初重建了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唐朝以后,中原才摆脱了长期战乱的局面 。
4、从唐朝建立到北宋灭亡 , 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隋朝末年,在洛阳建立了东都,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直通航到北宋时代,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有唐一代,
5、但在后来一段时期中 , 长江以北战争不断,中原人民深受其害 。到赵匡胤重建起全国性的统一政权——北宋王朝后,中原人民才重新得过和平岁月 。北宋建都开封,河南又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当时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之半,各方面都极一时之盛,可说是中世纪河南历史的黄金时代 。
6、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将内战强加在全国人民头上 , 于1946年6月猖狂进犯中原解放区 。解放区军民经过艰苦转战,粉碎了敌人的“围歼” , 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 。1947年6月 , 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从鲁西南千里跃进中原,直插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 。接着,晋冀鲁豫野战军的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华东野战军也突进豫东地区,并相继取得了洛阳、开封、郑州、南阳等战役的胜利 。
7、1948年中州大地捷报频传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人民最后摆脱了国民党政府20余年的反动统治 , 获得全部解放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河南人民永远结束了苦难的岁月 , 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
参考资料:历史沿革——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河南—百度百科 五代——百度百科
据考古发掘和史籍记载,自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周)、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共计12个朝代,94位帝王,历时1337年 , 在洛阳建都 。
殷商晚期都城 安阳 。殷商中期都城 郑州 。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 。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 。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 。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 。
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
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 。
西晋 , 司马炎定都洛阳 。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
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 。
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
武周 , 武则天定都洛阳 , 改洛阳为神都 。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 。
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
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 , 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 , 定国号仍为宋 , 史称南宋 。
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 。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
元朝,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开封为省会 。
明朝,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 。
清朝 , 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 。
扩展资料
洛阳由来:
公元前约21世纪,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寻那(今洛阳东二里头)。夏帝履癸(即夏桀),也建都洛钠, 史书载桀所居“左河、济 , 右太华 , 前伊阕(龙门),后太行”,这正是洛阳所处的位置 。
经考古发掘,在洛阳近郊“二里头遗址”和洛南“锉李遗址”发现并经测定,在商代堆积层下 , 有夏代早期和晚期文化遗存 。
公元前约17世纪 , 商汤灭夏桀,为了镇服夏朝的“顽民”和扩展西部疆域,在原夏都附近另建新都西亳(今洛阳市东) 。
公元 770年(东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为避西戎的侵扰从镐京迁都洛阳 , 史称“东周” 。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灭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阳,并改洛阳为雒阳 。
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12月 , 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 , 改国号魏,建都洛阳,以汉都为基?。?改雒为洛 。修复洛阳宫 。
公元264年(魏成熙元年),司马炎杀魏元帝曹奂自立,改国号晋 , 仍以洛阳为国都,史称“西晋” 。北魏太和十九年(邦咸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姓拓拔,改汉姓元),自山西平城迁都洛阳 。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杀父即位 , 建都洛阳,备极豪华 。
公元684年(唐光宅元年),唐武后照废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 , 自立则天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
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梁太祖修省洛阳 , 筑南北二城 , 定洛阳为“京都” 。
公元923年(后梁龙德三年) , 河东晋王李克用的儿手李存勖灭后梁,统一北方,即位称帝,改国号后唐,建都洛阳 。
公元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 ,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依靠契丹人的支持,夺取了后唐天下,石敬 塘在洛阳登基称帝 , 改国号为后晋,建都洛阳,一年零十一个月后迁都开封 。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河南
郑州,洛阳 , 开封,安阳 。据考古发掘和史籍记载,自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周)、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共计12个朝代,94位帝王,历时1337年,在洛阳建都 。
公元前约21世纪,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寻那(今洛阳东二里头)。夏帝履癸(即夏桀),也建都洛钠, 史书载桀所居“左河、济 , 右太华,前伊阕(龙门) , 后太行”,这正是洛阳所处的位置 。
公元 770年(东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为避西戎的侵扰从镐京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 , 东汉光武帝刘秀灭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阳,并改洛阳为雒阳 。
九朝帝都(夏朝、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洛阳 。后梁、后唐、后晋等,不能帝称,四分五裂诸侯割据称王矣 。
扩展资料: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 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濮阳等古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
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 有商汤、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范蠡、商鞅、苏秦、吕不韦、李斯、贾谊、张衡、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李贺、岳飞等历史名人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
河南的洛阳是十三朝古都 。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 ,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 世界文化名城 。
扩展资料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洛阳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洛阳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今日牌美国洋参胶囊,金日牌美国洋参袋泡茶包装上的产地写厦门,西洋参是厦门种植的吗?
- 重阳节放假吗,2022重阳放假安排日历 2022重阳节放假安排是怎样的
- 为什么人美比遭罪,人的审美观是怎么形成的?
- 偏硅酸是酸性还是碱性,偏硅酸怎么去调整土壤酸度?
- 烟花怎么放,烟花是怎样放成功的
- 格鲁吉亚是哪个国家,格鲁吉亚是哪个国家?
- 佛跳墙里面有什么材料,佛跳墙的十八种主料是什么?
- 无糖汤圆真是无糖的吗,汤圆怎么吃才正确 汤圆的科学吃法
- 本田是哪个国家的品牌,本田汽车是哪国的
- 为什么说尔晴坏,最近说尔晴是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