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中国汉族婚俗文化

汉族的传统婚俗从古至今,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改进与创新,从挑选结婚吉日开始,都依照着传统婚俗的计划与安排 。我们大家都知道,每到结婚的时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特别的谨慎 。那么,大家了解不了解中国的汉族婚俗文化是怎么样的呢?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一、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 。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 。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 。雅称“相亲” 。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 。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 。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 。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 。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 。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 。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 。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 。“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 。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 。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 。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 。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
二、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 。“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 。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 。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 。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
三、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