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包法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四 )


多数人认为 , 生活在现代 , 王熙凤可以当CEO , 薛宝钗也可以当官员、学者 , 林妹妹这个才女更有着无限可能 。
这类的说法自然有道理 , 时代的局限永远是人物的悲剧因素之一 , 毕竟人是无法跳出时代的 。
但仅仅是时代局限下的悲剧 , 并不能有永恒的魅力 , 既然时代进步就可避免 , 那么悲剧在另一个时代就不复存在了 。
正如《红楼梦》这个“有情世界”之毁灭是在任何时代都是无可避免的 , 爱玛的悲剧又何尝不是“人生固有之故”呢?

夏尔·包法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本文图片

即使在现代 , 爱玛向往的这些都不难实现 , 然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依然是现代人的梦魇 。
“我”的人生是有限的 , 最终归于消亡 , 而世界又是一个无限生机、浪漫的世界 。 生而为人 , 哪怕有博古通今之略 , 经天纬地之才 , 依然要面对个体的有限性 , 《三国演义》中“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也无法完成匡扶汉室的事业 。
所以《圣经》里耶稣拒绝了魔鬼的引诱 , 摒弃了财富、王权、地位 , 因为此岸世界中的一切都不足以消解个体的忧烦 , 唯有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期许值得寄托 。
可在“上帝已死”的今天 , 面对生活的扁平化与人生意义的缺失 , 包法利夫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夏尔·包法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图:电影《包法利夫人》剧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