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帝,定都北京后便没有了任何存在意义 。清太宗爱新觉罗·玄烨也是清朝开国皇帝 。清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初一(1月30日)在北京病逝 。清朝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第一位皇帝溥仪登基到溥仪退位历时约五十六年,其间共传十二帝 。
一、清太宗爱新觉罗·玄烨
清太宗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36年-公元1646年在位,年号“太宗” 。他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与其弟皇太极的儿子,也是清朝开国大典上唯一一位被尊为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在位期间发动了四次农民起义,镇压了西南苗疆、准噶尔部、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与蒙古地区、东北汉族与东北地区之间的民族冲突与战争,统一了中国东部边疆与中部边疆,开创了清朝盛世与康乾盛世 。
二、清太宗爱新觉罗·永琛
清太宗爱新觉罗·玄烨(1636年-1655年),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 。清太祖驾崩后,由皇太极代父摄政王,摄政四年 。皇太极死以后由皇太极长子福临继位 。由于他的年幼即位,他采取一系列安抚政策,努力恢复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655年,皇太极去世,终年56岁 。清太宗对明朝采取休养生息策略,结束明末战乱与汉化政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玄烨为清王朝开枝散叶的重要人物 。
三、清太宗爱新觉罗·玄烨子爱新觉罗·弘历
清太宗的三个儿子中唯一一位没有长子夭折的皇帝,因此称第二子爱新觉罗·弘历为大清王朝第三个皇帝 。在位期间,康熙和乾隆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政局,乾隆继位后也维持了这个稳定政见 。虽然弘历在晚年也曾沉迷于打猎,但终因其年老多病影响了清朝的繁荣昌盛和统治基础 。乾隆是一个不讲政治的人,在位期间开创了多个盛世: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上推行严酷变法;文化上编纂《四库全书》并编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编纂十经注解;文化艺术上,乾隆帝喜好书法、绘画和诗词等艺术活动 。
四、清宣统皇帝溥仪
【清代皇帝顺序】
溥仪(1839年-1945年),原名爱新觉罗·溥仪,字鹏轩,又字文泰、绵熙,号石庵,汉族,满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末代皇帝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月28日登基,次年改元为中宗,年号溥仪(公元1910年),清朝灭亡后,溥仪被囚禁在长春内苑长达十四年之久 。在被囚禁期间,溥仪积极进行民主改革,促进民主共和 。他曾亲笔写下《我的前半生》等著作 。1933年溥仪与妻子李淑贤于沈阳成立伪满洲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被释放,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