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生制品是什么

【调制生制品是什么】

调制生制品是什么

调制生制品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满足食品本身的口味,在原料的基础上,添加各种辅料,如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剂、稳定剂等,经调制加工而成的食品 。调制生制品又称“预包装食品” 。调制生制品与一般食品一样,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多种辅料,如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等 。不同的是,调制生制品加工后,所用的辅料在性质上属于预装食品的一种 。调制生制品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原料和配料不同,可以分为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剂、稳定剂等,其中食品添加剂又分为食品用原料及食品用辅料,在食品加工中起到调节营养成分、口味等作用;食品用辅料又分为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用油脂类制品两大类,主要起调节营养成分的作用 。不同的调制生制品对卫生条件有一定要求,对于卫生条件有较高要求的调制生制品,必须满足相应卫生条件要求;而对于卫生条件不高的调制生制品卫生条件没有严格要求 。
一、调制生制品的定义
为便于区分,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生制品、熟制品和半生不熟制品均称为调制生制品 。其中,调制生制品包括预装生制品和预装熟制品 。预装生制品包括预包装成品与半成品,包括原辅料类制品(如肉类、水产等)等 。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着色剂、稳定剂、甜味剂等添加剂 。预包装熟制品包括各种冷饮、速冻食品(包括速冻饺子、速冻汤圆、冷冻面包、速冻饺子、冷冻鸡等)、酱卤制品(包括酱牛肉、酱鸭等)、腌腊制品(包括腌腊香肠、腌腊鱼、腌腊肉等)、方便食品(包括方便粉、方便馒头等)等 。半生不熟制品包括直接用于生食品加工中的各种熟制或半熟制方法即包装食品;用于直接食用与加工加热食物和加热不熟食品以及在加热过程中添加辅助成分等制成非直接食用类型如半熟制和冷冻不熟两种形式 。调制生制品为预包装时未进行任何预包装时制成的食品,在其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不明确标注有所需添加配料种类、数量和成分 。
二、质量指标要求
调制生制品的质量指标,是根据食品的特性确定,是产品加工的主要技术指标 。为了使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其质量指标必须与其性能指标相协调,相互制约、协调一致 。调制生制品是一种复合的食品,其主要质量指标有蛋白质含量、糖分含量、酸价、总黄曲霉毒素B1、铅、二氧化硫残留量、防腐剂残留量等 。调制生制品中总黄曲霉毒素B1和铅指标要求一般为:总黄曲霉毒素B1含量应≤0.5 mg/kg,二氧化硫残留量应≤10 mg/kg;总黄曲霉毒素B1和铅指标应≤0.5 mg/kg;总黄曲霉毒素B1和铅指标应≤10 mg/kg等 。调制生制品中脂肪指标应≤30 g/kg;糖分指标应≤20 g/kg等;酸价指标应≤1.5 mg/kg等 。另外,调制生制品内含有添加剂时还应注意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一些添加剂可能会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 。
三、包装标示的产品要求
调制生制品在包装标示时,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贮存方式等 。调制生制品按照不同的食用方法在食用时应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了食品配料表、产品质量检验项目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并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 。该标准将预包装标签作为食品主要标识之一,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标示)的要求和标识项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