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颇族是一个善于使用语言的民族,以农耕为主,农闲时狩猎,农忙时采集,生活较为富足 。景颇族的节日十分丰富,节日习俗十分古朴浪漫,它是景颇族人民精神生活的反映,是景颇族历史发展的反映,也是景颇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反映 。节日在景颇族人民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景颇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节日有九大类:节期为十天以内的传统节日;节期为十天以上或二十天以上的传统节日;节期为九十天以上或一百二十天以上的传统节日;节期为二十天以上或一百五十天以上的传统节日;节期为五十天以上或一百天以上的传统节日 。景颇族有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不同民族中有着不同规定,如农历五月初五日至十月初六为“大黑节”;五月初九至七月初七为“白黑节”;七月初七至八月初九为“白黑节”;九月初九至十一月初九为“白黑节”;十二月初六至十一月初七为“腊月二十日” 。景颇族传统节日不仅反映了景颇族人民勤劳、勇敢和质朴的生活态度及精神面貌,而且也反映了景颇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
一、祭祖节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
祭先祖节是景颇族人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景颇族同胞祭奠祖先的节日 。也可以说是景颇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至十月进行 。在这一期间,各村寨男女老少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如摆酒席、做酒饼、宰杀牲口、杀鸭、烹煮蔬菜等 。还有妇女要穿着节日盛装去参加“嘎拉门”、“乌帕朗”等赛马活动 。同时各家还要举行一个传统的祭祖仪式――“祭火场”(在火场内烧纸、烧酒、杀猪、宰羊) 。
二、跳锅庄节
跳锅庄节在云南省景颇族中很盛行,是傣族、哈尼族和阿昌族人民共同的盛大传统节日之一,跳锅庄节由原来只在傣家山寨进行的单一活动,扩展到广大地区的所有景颇族村寨等地 。跳锅庄是傣家传统的歌舞表演形式,每到节期,傣族人民会跳到水坝里举行“火塘祭”,跳锅庄的时候都会有一群人穿着节日盛装前往水坝边“打水”、唱歌 。跳完水塘后在河面上进行“跳锅庄”竞技赛 。为了进一步扩大了跳锅庄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每年跳锅庄节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多个民族及周边地区近万名景颇族同胞参与其中 。
三、祭象脚鸟节
祭象脚鸟节是景颇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祭祀活动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期间将举行祭祀仪式和集会 。祭礼以象脚鸟和孔雀为主,祭品除食用外主要是供品:肉(多为猪肉)、酒等 。吃象脚鸟肉与喝象脚印汤并不是景颇人独有的习俗,而是景颇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习俗 。除吃大象脚鸟外,还会在象脚鸟的身上涂抹一些香水、香灰或香料来驱蚊除虫,但人们还是不敢染指这种香料,以免引起病虫作怪 。
四、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是景颇族特有的传统火把节 。这天,人们用火把点燃火堆,放上松枝或竹条编织的各种装饰品,再把自己家里的各种粮食、棉花、衣物等拿出来分给邻村的人们 。这天,人们一起围着火堆跳舞 。人们把平时不穿的衣服拿出来穿上,把家里需要用的东西拿出来,把火堆围得严严实实的,场面十分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