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吃饺子,头一遭!那家初一早上炒剩饭,那就有点二了 。
我老家鄂西北 , 七十年代那阵,我还?。?六七岁的样子,吃完早饭,母亲就叫我去几个长辈家拜年,去了都有花生,瓜子,米花糖,还有在供销社买回来的糖果 。我外面穿一件围兜,中间肚皮哪儿缝个大口袋,基本几家转回来,口袋就满了,很少有压岁钱 , 最多一毛 。
要说有啥讲究,还真多,这一天不可以扫地 , 即使扫了也不可以倒掉,就堆在墙角落,洗脸水也不能倒出去,弄一只大桶装起来 。因为一倒就把财气倒跑了 。不可以说“没有”,不吉利 。过年嘛,啥都有,几只大瓦缸空空如也,大哥还是贴了个大大的“有”字,现在想起来实在搞笑 。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分田到户,日子慢慢好过了 。最起码不缺粮食了 。大年初一还有个抢头水的说法,我们村基本都是我三哥跟后院小军他们两个在抢 。就是初一第一个到水井里挑第一担水回来,就叫抢了头水 , 今年会发财,吉利 。那时候农村已经有了黑白电视机 , 我三哥看电视到午夜12点就跑去挑水 。真正的头水 。等小军一大早挑水从我们家门口过,我母亲就会说他又晚了一步 。还有一年,我三哥提前把水桶放水井里,等他半夜12点去挑水看见小军正在打水 。三哥说他,今年你又晚了,没看见我的水桶就在井里吗?!
【大年初一的禁忌与讲究 大年初一有什么讲究吗】
小时候的趣事儿很多,有些记不清楚了 。感觉那时候的人们,除了操心吃,其他方面大家都差不多,日子过得比较单纯,俗气,更接地气 。不像现在,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但是生存的压力却是空前 。尤其长期在外面打工的人,至始至终也没有个归属感 。
好啦,过年了,高兴起来才对 。祝朋友们新的一年,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年初一这一天,各地的习俗和传统都有不同,但都是新年初始的第一天,是美好新年的开始 , 所以有很多禁忌和习俗 。
说出我们地方,大年这一天是不允许干活的 , 禁忌扫地洗衣服,回来会吃饺子 , 预示着今年交好运,要吃昨天剩下的菜,应该是预示着去年的东西吃不完,来年有剩余 。不许扫地,会把好运扫走,不吉利,如果要扫只能把往回扫 。更不能倒垃圾,小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许乱讲话,不要打碎碗,会(碎)岁平安之类的吉利话!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会放大的炮仗,三个五个六个 , 分别寓意三羊开泰,五福临门 , 六六大顺 。放一挂长鞭,放时间越久越好 , 寓意更加美好 。不能动针线,洗衣服之类的……
你这天早上起来要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吉利的话,然后长辈发放压岁钱 。出门要和邻居互相道贺:“新年好”!
不管怎样的禁忌和习俗,都是预祝生活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