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家的字有立体感?”对于,我觉得完全可以从书法的笔法 , 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去探索 。
书法家写的字为什么有立体感?因为他们是按照书法的法则去书写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 , 三也 。”
毫无疑问 , 书法家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 , 就是在形美,音美,意美三方面对汉字加以美化,具体则表现在对笔法 , 结构,章法的精心创造 。
下面我们从笔法,结构,章法入手具体来谈谈书法家的字有立体感 。
一 , 笔法丰富,面面俱到
对于笔法的研究,是书法家的第一道功课,一个个立体的字也就是从笔法开始的,笔法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笔画是否能丰富多彩,面面俱到 。

在笔法中,最重要的三个步骤则是起行收 。笔法的丰富与否也全表现在这三个步骤里面 。
就起笔而言,有藏锋露锋的区别 , 在形态上则有圆头和方头 , 例如颜真卿的楷书则多逆锋起笔,形成粗重的圆头,而欧阳询的楷书则露锋入纸者居多,形成深严的方笔 。


[颜真卿楷书与欧阳询楷书对比]
从行笔方面来说,则有粗细的变化之分,褚遂良,钟绍京的楷书在行笔中粗细变化十分明显,而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的楷书相对而言粗细变化则没有前者明显 。
在收笔方面,大多使用提按的技法,使得收笔显得十分凝重 , 例如颜真卿的楷书收笔则非常有特色,好似另起一笔,而不显得局促 。褚遂良的楷书楷书收笔则是一个平面,整齐干净,不拖泥带水,而欧阳询楷书的收笔往往行成一个斜面,显得光滑平整,特别有楷书的端庄严谨之感 。
怪不得唐代书评家张怀懽在《书断》中评价欧阳询的书法:
“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 , 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 , 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 , 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 , 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 , 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这“森森然若武库矛戟”便说的是欧阳询笔法险峻,笔力苍劲和他“艺宗南北”的丰富多变 , 以及笔法的面面俱到 。
历代书法家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 , 颜真卿,赵孟頫等等,他们的书法中,无一不是笔法精妙合理 , 丰富异常,且又能面面俱到 , 因此他们的书法自然有立体感了 。
二 , 结构严谨,一丝不苟
结构是塑造一个字立体感的关键因素,例如一棵大树长得好不好 , 细枝末节无足轻重,而整个枝干是否挺拔才是关键 , 结构之于单字而言 , 无异于枝干之于大树 。
在结构方面,历代书法家总结了诸多的法则,例如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大字八十四法》 , 清代书家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等,无一不是在结构上对书法注入法则 , 使字更加端庄严谨,合理规范 。
在书法结构上 , 我举两个例子,可谓是结构布局的典范 。一个是柳公权 , 一个是欧阳询 。




[欧阳询楷书单字]
以以上这几个欧阳询的带有三点水偏旁的楷书单字为例,欧阳询以其偏旁的变化在结构上布局严谨,每个三点水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根据字形的不同,或宽或窄,根据结构安排的需要 , 或近或远,根据意境的表达不同,或断或连 。使每一个带有三点水偏旁的字在结构上都严谨合理,一丝不苟 。
这样在结构上如此用心布局的书法,怎能没有立体感呢?


[柳公权楷书]
柳公权的楷书兼取欧体之方,颜体之圆,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笔力遒劲有力刚劲挺拔,结构严谨,人称“颜筋柳骨” 。
穆宗李恒问柳公权用笔之法,柳公权解答:“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可法矣 。”有此论断,方知柳公权楷书立体感之来源 。
对于柳公权楷书评价最高的当书姜夔了他在《续书谱》中说:
“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 。柳公权楷书的在结体上最大的特征便是中宫收紧,四围伸展平稳,可谓是结构严谨之典范!
后代书家如启功先生在柳公权楷书上所下功夫颇深,因此,看启功先生的书法,虽不是绝对的工楷,但是在结构上却继承了柳公权楷书的中宫紧收 , 四周放射伸展而又极其平稳的特点 。有人甚至说 , 启功先生的书法,一笔一画移动了一点位置都不合适,这说明启功先生的书法在结构上是不容更改的,由此想来 , 结构之于书法立体感的重要性了 。



[启功临柳公权,可知其结体来源]

[启功书法,结构严谨,丝丝不苟]
因此 , 不论是观柳公权法书,还是启功先生的字迹,都能体会到字字皆有立体感 , 因为他们的构字结体无不是严谨不苟的 。
第三 , 章法缜密,有收有放
书法的章法布局是给人的第一视觉感受,而书法的章法布局则是塑造书法立体感的最关键因素,一篇书法作品,章法缜密,有收有放便给人立体,舒朗的感觉,而章法布局错乱不堪不堪,那么这种立体感则荡然无存了 。
就字体而言,我觉得正书给人的立体感是最为强烈的,例如篆书,隶书,楷书 。
我们以楷书为例,来说说楷书中的立体感 。
【有的书法家的字感觉很难看 为什么书法家的字有立体感】
楷书的笔画要求笔笔送到 , 楷书的结构要求严谨无缺,楷书的章法则自然浑然天成了 。
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楷书就像站着的一个人,又怎能没有立体感呢?
在楷书中,一个字有微妙的立体感,一篇作品则有宏大的立体感 。


[颜真卿楷书]
在楷书作品中,我觉得在章法布局方面最能体现立体感的就是颜真卿的楷书,颜真卿的楷书通篇气韵流畅,字体大小相差无几,笔画粗细对比强烈 , 整个作品的立体感便跃然纸上了 。颜真卿的楷书章法缜密,立体感也就在有收有放中自然流淌出来了 。
沈尹默就说:“颜平原书出于褚河南 , 其楷书结体端严,往往犹有伊阙佛龛碑之风格 。”
从沈尹默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感知“有伊阙佛龛碑之风格”这不就证明了颜真卿的楷书的立体感吗?
书法家的字有立体感?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字如何书写它才有立体感的关键所在 。

字呈现立体感的原因
从古至今将字的书写表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应该是属于中唐严真卿的书体了,究其原因,颜体用笔主要是融入了篆籀笔意,而篆籀笔意则主要以中锋用笔为主 。
想要将字写的有立体感,我们在书写时必须做到中锋用笔 。

中锋用笔如何体现出立体感
为什么中锋用笔所书写出来的字会呈现出立体感来呢?这里头会涉及到笔法和墨法 。
所谓的中锋用笔,简单来讲,就是让笔锋在点画之中行走 。而墨法方面则是由于中锋运笔的时候 , 墨汁由笔锋渗出然后向两边扩散,形成了中间浓而两边淡的这种效果,正是由于这种效果,形成了我们视觉上看到所书写的字具有立体感 。

综上所述
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不单单是技法方面的学习,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 。因此,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 , 我们有必要对书法史,对书法理论,对古人的审美观点等进一步学习 , 如此可以使我们书法的学习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