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年纪轻轻守寡又没孩子,想改嫁,婆家死活不同意—— 最后竟然闹到了公堂之上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于是女子请人帮她写了一份十分简单的诉 状递交给县太爷 。
县太爷接过来一看,只有12个字:翁壮叔大,瓜田李下 , 嫁是不嫁?
这县太爷是个妙人,平生最恨人啰嗦,尤其是啰嗦的状 纸 。
若是长篇大论,拉拉杂杂半天讲不清楚,县太爷便会发脾气 。
故此,最喜欢简单、明了的状纸 。
如今看到这12个字,心生欢喜,大笔一挥,连写三个字:嫁!嫁!嫁!
于是,女子便欢欢喜喜嫁了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这瓜田李下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想?。?在瓜田里,一个人蹲下身子提鞋,远远看着就像在摸瓜 。
李子树下,伸出双手整理帽子 , 看起来像在摘人家的李子 。
这种情况 , 人家若是怀疑你偷西瓜、偷李子,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
总之,一个人若处于尴尬的环境当中,需要主动避嫌 。
否则,很容易遭人误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翁壮叔大” 的意思是:公公正值壮年,小叔子又长大成人,一个死了丈夫的女子,跟这样两个毫无血缘的男子生活在一起,实在尴尬 。就像在西瓜园 , 又像站在李子树下,怎么做都是错 。短短12个字,把自己尴尬 的境地,描绘地淋漓尽致 。
要知道,在礼法严苛的封建社会,翁媳有染是死 罪,叔嫂不清也是死 罪 。
总之,瓜田李下表达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为人处世哲学 , 主动避嫌的哲学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还有一种哲学,叫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这种处世哲学跟“瓜田李下”恰恰相反,讲的是“不避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
春秋时期晋国的祁奚为人正直,从不避嫌,反而留下一段佳话 。
《左传·祁奚举贤》中记载,祁奚在晋国经历了四代君王,位高权重 。
年纪大了 , 祁奚向晋悼公要求告老还乡,回家乡养老 。
晋悼公答应之后,要求祁奚推荐一个人代替这个空缺的位置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祁奚直杠杠地说:解狐就可以啊 。
晋悼公愣了,祁奚说,解狐跟我有私仇不假,但是,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啊 。
君王你是问我谁能担此重任,又不是问我的仇人,为什么不能举荐呢?
这就是“外举不避仇” 。
结果,解狐很快得病死了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晋悼公没办法,又去问祁奚:还有谁可继任这个职位呢?
祁奚又直杠杠地说:我儿子祁午啊 。
这就是“内举不避亲” 。
然后又说,羊舌赤可以担任副手,他们两个打配合该是完美组合 。
晋悼公十分满意,就任命二人一起赴职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总结一下:瓜田李下讲的是避嫌的哲学,但也得辩证理解
如果为了国家选拔人才,当从大局考虑,避嫌就顾不上了 。
为了整个民族安危,生死存亡 , 避嫌就是矫情,所以,国家为上 。
如果是私人小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避嫌就是上策 。
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琐事让自己深陷麻烦当中,做人也该聪明不是?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所以,“瓜田李下”分情况,不但要看人也要看事 , 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避嫌 。
更不能打着“瓜田李下”的旗号认死理,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
爱生活,爱读书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我们先说下与瓜田李下相关的一个典故: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 。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今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 , 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无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 。”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 。”柳公权解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 。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出处:
三国·《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解释:“瓜田不纳履 , 李下不整冠 。”在瓜田里不提鞋子,在李树下不整理帽子,以免被别人怀疑 。因此,“瓜田不纳履 , 李下不整冠”中的“瓜田”和“李下”就是有可能被人怀疑的场合了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形容不跟别人说闲话 。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 , 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不做让人误会的事情,也很重要 。
【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
瓜田李下,比喻只要是处于是非、麻烦之地,想要不受到别人猜疑、怀疑,也很困难 。为了避免受到别人猜疑、非议,最好能够尽量避免瓜田李下的窘境 , 以免招受别人来对付自己的困扰 。而且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