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写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
原版阅读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 , 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遗 。
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近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曼游 。…..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山居秋瞑》、《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 。”王维曼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 。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 。
春天还是秋天的疑问:
该诗开篇一句“人闲桂花落”,二句又有“春山”“春涧”,强调时间是春季 。而常见桂花是阴历八月开花的 。因此,桂花便有了分歧 。
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桂花有春、秋或四季开花的不同品种,诗中所写,有说是春天开花的品种 , 也有说是冬开春谢的品种 。
关于桂花的开花时间,大致有三种情况 。
一、四季桂 四季开花的桂花
开花最多的一种,被称为四季桂 , 也叫做月月桂 。这种桂花几乎2-3个月就会开一次 。
清朝著名学者俞樾有一首《杭州琼花歌》 。这首写琼花的诗比较长,其中有两句写道:
八月桂花无一子,四季桂花子满枝 。
八月份开的桂花没有子,四季都开的桂花却子满枝 。这种四季桂花,据说虽然四季都开花,但是仍然在秋天开得最为茂盛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二、月桂 春天开的桂花
现在叫山矾 , 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
宋朝的大诗人陈与义 , 曾有《雨中观秉仲家月桂》诗云:
月桂花上雨 , 春归一凭栏 。东西南北客 , 更得几回看 。红衿映肉色,薄暮无乃寒 。园中如许树,独觉赋诗难 。
月桂的花期在3-5月,和四季桂的花期不同 。
我不是植物学家 , 看到有的文章介绍月桂其实就是四季桂的一种 。不过也有行家说不对,因为桂花为木犀科木犀属,而月桂则是樟科月桂属 。
人陈与义诗中写道:月桂花上雨,春归一凭栏 。可见这种桂花就是在春天开的,
南宋四名臣之一的李纲,也有诗写春天的桂花,《季明之子登第戏成小诗并纪岩桂之异》:
怪底春山桂开早,仙籍浮香远相告 。
诗中的山桂或者题目中的岩桂,开花也是开在春天 。
不知道王维诗中的“桂花落”,李纲诗中的“桂开早” , 是指四季桂还是指月桂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三、秋天的桂花
唐朝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写的是中秋之夜,诗中当然是指秋天盛开的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维虽然写了春天的桂花 , 但是他同样也有诗写了秋天的桂花 。例如这首《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 , 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 , 窗前向秋月 。
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有一首词专门用秋桂 , 《声声慢·咏桂花》
蓝云笼晓 , 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
三十六宫愁重 , 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一说春天实际上并没有桂花,文艺创作可以发挥想象力,不必拘泥于生活的真实 。
诗家语,不必太较真 。
修辞学中有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种,消极修辞需要有数学家的思维,一是一、二是二,适合写论文 。
诗家语一般都是积极修辞 。例如李白夸张的“白发三千丈” , 是积极修辞 。用消极修辞写,只可以写“白发三寸长” 。
看到有网友评论说,王维这首诗中的桂花,什么时候开不要较真 , 诗人把秋天开的桂花写在了春天而已 。
但这种说法肯定不对 。即使积极修辞,也不会过于不合逻辑 。王维诗中的桂花,肯定是开在春天的植物 。
至于是指四季桂或者月桂,就不必较真了,只需要理解为一种春天开花的桂就可以 。
估计题主的疑问来自于“八月桂花香”的说法,但坦率地说,这样的疑问来自于题主知识面的狭窄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苏轼考取进士去拜访时任宰相的王安石 。恰好王安石在休息 , 仆人安排他在王安石书房等候 。苏轼看到书案上有王安石新写就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诗句,不由得对王安石的诗词水平有所看轻: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年青气盛的他提笔将这两句词改为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然后搁笔而去 。
后来苏轼被贬合浦 。一天晚饭后出去散步,他见一群小孩子围在花丛前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 ”苏轼好奇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 。就问小孩是什么虫?小孩说:是黄狗虫和黑狗虫 。苏轼又听到树上传来清脆的鸟鸣,问是什么鸟?小孩说是明月鸟 。直到这时苏轼才恍然大悟,明白是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才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回到题目上来,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诗中可明确看出,描写的是月下幽静的春山、春涧,散发淡淡的桂花香,时而有受惊的鸟鸣声传来 。那么春天真的没有桂花吗?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我国桂花树栽培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和屈原的《九歌》都有提及,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桂花树品种广泛分布是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 , 绝大多数都是在公历的九月、十月(阴历八月左右)开放 。但实际上仍有四季桂、早银桂等在春天也有花期,日香桂的花期则更长,从九月到第二年四月都可能开放 。
【深秋赏桂花,夜静春山空的春山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 , 王维诗中所描述的春天中有桂花开落并非闭门造车,确实有可能在山中发现了春天开放的较稀有的品种 。而我们也要像老子《道德经》所写的“知其白 , 守其黑,为天下式”一样 , 正确认识我们的未知领域还有很多,才能有更多的接纳与包容,才能得到更多的“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