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寓意和象征
腊八粥有着联络感情、积福、积德行善、祭祀祈福、庆祝丰收的寓意和象征 。联络感情:各家各户分享自己熬制的腊八粥,以此来促进邻里街坊之间的感情;
积福:据说在腊八这一天把干剩饭煮成腊八粥赠给信徒,称为“福寿粥”,说是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积德行善:在旧时候,大户人家往往会熬制腊八粥 , 然后施舍给穷人,这对于施舍者而言是一种积德行善的功德;

祭祀祈福:在古时候,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天子都要进行腊祭,以此来祈望五谷丰收,来年风调雨顺 。古时候的干物称为腊,后来慢慢就由干物演变成了腊八粥;
庆祝丰收: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几乎聚集了一年中各个季节所收获谷物,制作腊八粥以此来庆祝丰收,欢庆丰收的喜悦 。
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
寓意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象征五谷丰登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祭祀祖先 , 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 。
腊八有什么寓意和象征
寓意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象征五谷丰登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 , 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 。
传统节日腊八粥和年夜习俗的寓意
一到腊八儿这会儿,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开了,熬腊八粥、二是泡腊八蒜 。三,腊八饺子,别小瞧这熬粥和泡蒜 , 还真有着历史的渊源和十分的讲究 。说起这腊八的来历,众说纷?。钡浇裉煲裁桓龆郏鞍私诤壤鞍酥嗟南八卓赡芾丛从诜鸾?。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
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 , 并延续至今 。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 , 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 , 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
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 , 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能够很好的联络感情 。
腊八粥的由来寓意
腊八节,也俗称“腊八”,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先祖和神灵的一种古典祭祀仪式 。因为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故称这个月份作为腊月,把进行仪式的这一天称为腊日 。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腊月八日吃腊八粥 , 用以庆祝丰收 , 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节在老一辈人心里是一个重要节日 ,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喝腊八粥的生活习俗 。
腊八粥的由来:
典故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 。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 , 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 。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 。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 , 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 。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 , 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 。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 , 因此就叫腊八粥 。
典故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 , 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 , 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 , 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 , 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淳踅褰谖镄?。”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 , 积一年的余粮 , 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 , 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
典故三
【腊八粥的寓意和象征,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 。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 。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 。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 。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 , 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 , 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 , 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 。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 , 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
就这样 , 哥儿俩越来越懒 , 越来越馋 。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 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 , 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 , 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 , 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 , 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 , 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 。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 , 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
古人对节日,节日习俗、节日饮食,都是很讲究的 , 就说这一碗腊八粥中吧,就蕴含了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腊八粥熬好之后 , 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
一、祭祀的供品,祈福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 , 祭祀八谷星神 , 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 , 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
古时干物称腊 。到年终十二月祭神时,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变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 。后来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演变成腊八粥 。
二、赠送亲友 , 联络感情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 。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 , 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兴地道谢 。
也许这家的腊八粥中多得是豆类,也许那家的腊八粥中多的是谷类,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 , ,……就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 , 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
三、舍粥,行善积德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 , 将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在这寒冷的冬天,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对穷人是一种享受 。
而对施舍者来说,也是一种功德 。
四、食材五行俱全 , 强身健体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花生、大豆、绿豆、赤小豆、芸豆、蚕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圆、龙眼、红枣、桂花、红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莲子、柿子、板栗、蜜饯……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
色彩各异的食材让腊八粥五彩缤纷,令人食指大动 。
周易五行理论认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 。
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
五、特别搭配的八宝粥 , 增旺五行人运势
有人就根据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腊八粥食材的选择上,特别挑选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将进食这样的腊八粥作为增旺自己运势的一种手段 。
六、腊八粥食材汇集全年各季 , 庆贺丰收
古人是非常讲究吃应季食品的,固然这也和当时的条件有关系 。即便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可以”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却也只局限于应季的时候 。
冬季万物萧条 , 相对而言,没有什么正好应季的食材 。但是,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却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 。只不过,蔬菜水果谷物等都成了干物 。
这种食材的大汇总 , 相当于向天地、神灵、祖先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 , 庆贺今年的丰收 , 并祷祝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 , 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
七、御赐腊八粥,皇恩浩荡
旧时,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与民同乐 。天子要御赐腊八粥给皇子、大臣、侍卫、宫女、百姓;还向寺院发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侣食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分给更多的人 。
相传,雍和宫的腊八粥香飘数里,周围的人们都会闻香而来 。
八、福寿粥 , 积福惜福
据说,福寿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宁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饭晒干,腊八时将这一年的干剩饭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说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
后来,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 , 称之为福寿粥 。
以上就是关于腊八粥的寓意和象征,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的全部内容,以及腊八粥的寓意和象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