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蝙蝠是靠超声波定位 。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最小的是混合蝠,体重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体重可以超过1.3千克,翼展可达1.7米 。蝙蝠全身骨质轻,头骨愈合程度较高,肩带发达 , 胸骨具龙骨状突起 。后肢胫骨、腓骨退化 。耳壳发达,常具发达的耳屏或对耳屏 。翼膜、耳、唇等处有丰富的感觉毛 。颜色多样,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 。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 , 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70%的蝙蝠种类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其余的种类主要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一些热带种类是食肉的,有3个种类的吸血蝙蝠以血液为食 。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和某些大洋岛屿以外的所有地方 。
人能听见几个音
人能听见心音共有4个,扩展:按其在心动周期中出现的先后,依次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 。正常情况下 , 只能听到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
第三心音可在青少年中闻及,而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听到第四心音,多数属于病理情况 。
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快速充盈期之末,距第二心音后约0.12~0.18s,为低频低振幅的震动 。
第三心音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末血流冲击室壁,心室肌纤维伸展延长,使房室瓣、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第三心音的听诊特点是音调低钝而重浊,持续时间短(约0.04s)而强度弱,在心尖部及其内上方于俯卧位较清楚 。正常情况只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听到 。
根据什么发明了什么
1、利用苍蝇发明了蝇眼透镜 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0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 。“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 , 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 。2、利用苍蝇发明振动陀螺仪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 , 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
3、利用蝙蝠发明雷达 蝙蝠会释放出一种超声波 , 这种声波遇见物体时就会反弹回来,而人类听不见 。雷达就是根据蝙蝠的这种特性发明出来的 。在各种地方都会用到雷达,例如:飞机、航空等 。
4、利用萤火虫发明冷光 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 。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 。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 。在荧光酶的作用下 , 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 。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5、利用水母发明顺风耳 这种次声波 , 人耳是听不到的,而对水母来说却是易如反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 水母的耳朵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 。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 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
【蝙蝠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以上就是关于蝙蝠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的全部内容,以及蝙蝠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