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答,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恐龙 。恐龙是爬行动物,严格说来,恐龙是高度异化的爬行动物,恐龙与其他爬行动物具有很大的差别 。除恐龙之外的爬行动物,如鳄鱼、龟鳖、蜥蜴等,四肢长在身体的两侧,只能向前爬行,多数是肚皮挨着地向前爬行 , 比恐龙运动速度小得多;爬行动物的前肢只能用来爬行,而恐龙的前肢,有的可以用作行走 , 有的用来捕猎和进食 。
最早出现在2.34亿年前,化石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的恐龙,名字叫始盗龙 。
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存长达1.69亿年 。
【恐龙有几种品种图片 恐龙有几种】
始盗龙生活的时代,地球还是一个整体,叫联合古陆 。在2亿年前,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此后恐龙开始蓬勃发展,形态各异,千奇百怪 , 最重的雷龙有77吨重,体长40多米,相当于14头大象的体重;最小的近鸟龙,身长约34厘米,重约110克,与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
截至2008年 , 在地球上共发现恐龙1047个种 。恐龙有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 。
根据其骨盆构造,把恐龙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鸟臀目,另一大类是蜥臀目,只有这两大类的爬行动物,才是恐龙 。
其中鸟臀目恐龙又分为五类,均为植食性恐龙 。
1.剑龙类:化石多数发现于北半球,四足行走 , 头部细长,背部有成排的骨板,尾部有尾刺 。著名的有沱江龙、嘉陵龙、剑龙、华阳龙、钉状龙等;
2.甲龙类:四肢短粗 , 体表布满骨质甲板,身体矮?。?有的甲龙尾端有尾锤 。著名的有中原龙、埃德蒙顿甲龙、包头龙、活堡龙、甲龙等
3.鸟脚类:早期的是小型、二足 , 奔跑迅速;后期为大型四足恐龙,典型的特征是嘴部呈鸭嘴状 。著名的有禽龙、兰州龙、山东龙、青岛龙、大鸭龙、慈母龙等;
4.角龙类:具有似鹦鹉的喙状嘴,后期的角龙脸部有角状物,颈部有头盾 。著名的有朝阳龙、鹦鹉嘴龙、辽宁角龙、双角龙、戟龙、彼得休斯角龙等;
5.肿头龙类:头部呈圆丘状,头顶厚实 , 有10厘米 。著名的有龙王龙、肿头龙、平头龙等 。
蜥臀目又分为蜥脚形亚目和兽脚亚目
蜥脚形亚目: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类
原蜥脚类:著名的板龙、滥食龙、黑水龙、云南龙、禄丰龙等;
蜥脚类:著名的有峨眉龙、圆顶龙、腕龙、马门溪龙,以及梁龙类(包括地震龙、超龙、梁龙、雷龙);
兽脚亚目:多数长有毛,最终进化成鸟类
著名的有重爪龙、棘龙、永川龙、异特龙、中华龙鸟、暴龙、似鸟龙类、镰刀龙类、窃蛋龙类、近鸟龙类等 。
答案:所有的恐龙,可以分为两种:蜥臀目和鸟臀目 。
这里说的恐龙,并不包含一般我们认为也是恐龙的翼龙和沧龙等 。因为在科学分类里,天上飞的、生活在水里的,其实都不是恐龙 。翼龙、鳄鱼和恐龙等是由同一祖先演化而来的 , 它们被称为主龙类动物 。沧龙和恐龙的亲缘关系更远一点 。
虽然鸟臀目名字中有鸟,但其实蜥臀目才可能是鸟类的祖先 。鸟类和鳄鱼,可能是现在仅存的主龙类动物 。
是漫长的恐龙化石研究中,人们有可能发现的恐龙可能有几千个属(属的分类下还有种,比如犬属下有灰狼和郊狼等六七个不同的种,而恐龙的很多属里只有一个物种 。) 。一个早期的研究推测恐龙将近3400个属 , 但大部分无法在化石记录中保存下来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估计,恐龙的化石记录中曾出现的属,总数可能达到1850个 , 其中有75%已被发现化石 。但发现化石并非就意味着确定了属种等分类 , 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 。上述数据中 , 经过研究确定的属有500多个 。
在BBC 2008年的一份数据中,记录的恐龙物种约有1850个 。
这里大致展现一下恐龙的物种分类 , 如有纰漏敬请指出:
蜥臀目
兽脚亚目
- 腔骨龙超科
- 角鼻龙科
- 阿贝力龙超科
- 棘龙超科
- 单脊龙
- 异特龙超科
- 美颌龙科
- 暴龙超科
- 似鸟龙下目
- 偷蛋龙下目 (包括镰刀龙超科)
- 恐爪龙下目
- 鸟翼类
兽脚亚目详细分类如下图:
(图片截取自维基百科页面)蜥脚形亚目
- 里奥哈龙科(优胫龙、里奥哈龙)
- 板龙科(板龙、鞍龙、黑水龙)
- 大椎龙科(科罗拉多斯龙、禄丰龙、大椎龙、云南龙、金山龙)
- 近蜥龙科
- 黑丘龙科
- 贝里肯龙科
- 火山齿龙科
- 鲸龙科
- 马门溪龙科
- 图里亚龙类
- 梁龙超科:雷巴齐斯龙科、叉龙科、梁龙科(迷惑龙、梁龙)
- 大鼻龙类:圆顶龙科、腕龙科、蜿龙盘足龙 。
鸟臀目
(图片截取自维基百科页面)
装甲类
- 腿龙科
- 剑龙下目
- 甲龙下目
角足亚目
(图片截取自维基百科页面)
棱齿龙科
禽龙科
鸭嘴龙超科:慈母龙、鸭嘴龙
厚头龙下目
角龙下目
(图片截取自维基百科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