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中国吃素的历史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很多人以为,吃素跟佛教有关,其实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吃素就已经很高大上地深入人心了,特别受到文艺青年和养生贵族的追崇,那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据考证,《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中专列了素食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 ,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素食谱 。
“人类是由于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 , 在祭祀的活动中 , 才引出了斋戒素食的制度和习惯的 。” 《礼记·坊记》:“齐(斋)戒以事鬼神 。”当时祭祀有七日戒、三日斋之说 。斋戒事先数日要沐浴、更衣、独寝、戒酒、素食 。同时,办丧事规定也要吃素 。《仪礼·丧服》载:“既练……饭素食 。”祭祀先人时要食素 。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不知道祭祀后鬼神和祖先有没有显灵 , 但吃素却逐渐成为一种美德 。
《后汉书·申屠蟠传》说申屠蟠九岁丧父,满孝以后,还“不进酒肉十余年”,于是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东汉“关西孔子”杨震,因为为官清廉以至于全家都吃素而在史书中得到肯定…国难当头,曹刿给君王出谋划策时,吃瓜群众只会瞎BB:“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人家吃肉的商量事 , 你这个吃素的掺和什么?曹刿立马怼回去:“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吃肉的人怎么能处理好国家大事?还得靠我们吃素的!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吃肉的人是可耻的,高智商高情商有趣的人都吃素 。“食谷者慧,肉食者鄙.”(《黄帝内经》)紧接着崇尚自然走在时代潮流前沿的文艺青年们 , 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 , 追求清气,极力奉行素食的原则 。据《汉书》载:有个叫周泽的人 , 坚持吃素,结果营养不良生了病 。他老婆劝他别吃素了,何苦折磨自己 。周泽听了火冒三丈,以“干犯斋禁”的罪名,把老婆送进了监狱 。当时”干犯斋禁”可不是简单的家庭矛盾,相当于现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是个不小的罪名 。
后来,吃素成为养生党的法宝,并且升华到了“长生不老”和“羽化成仙”的高度 。据《吕氏春秋》载,“肥肉厚酒 , 务以自强,名之曰烂肠之食 。”还有“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 。”多吃素少吃肉,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身体了! 《论衡?道虚篇》“食精身轻,故能神仙 。若士者食蛤蜊之肉,与庸民同食,无精轻之验,安能纵体而上天?”传说中神仙们基本上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样是活了七百岁“常食桂芝”的彭祖 。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据《列仙传》(西汉.刘向)载,说有个叫赤将子轝的,专采百花来吃,怕噎着就和点露水,终于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同中国固有的素食风俗习惯相结合,给汉地佛教不吃肉吃素这一戒律能够严格的执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梁武帝:我非吃素发明者,我只是佛意的搬运工!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张英豪水墨人物画 “梁武帝出家”
在佛教的慈悲理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布施与不杀生 。这一思想传入中国后,不杀生演绎为放生 。不仅不杀,还要善待有情众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食素 。佛教在引进中国的初期,出家人是可以吃肉的 。直到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颁布了《断酒肉文》,逼着众僧于佛前发愿立誓“永断酒肉”,吃素不吃肉才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一大传统 。
“做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凡夫俗子们的梦想是当皇帝,那皇帝的梦想是什么呢?有的皇帝梦想是成为艺术家,比如“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李煜和发明“瘦金体”的赵佶;有的皇帝梦想是当个手艺人,比如立志成为一个木匠的明熹宗朱由校…而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梦想是出家当和尚 。
历史告诉我们,当皇帝有了梦想,国家和百姓就只能倾家荡产 。为了实现“和尚梦”萧衍竟然先后四次擅离职守 , 跑到同泰寺把身子舍给了寺庙 。他六根清净了,再也不管江山百姓这些“俗”事 。
“国不可一日无君” , 谁来行驶皇帝的职权呢?满朝文武只能大会小会连着开紧急磋商无数次,最后得出惟一的办法—把皇帝赎回来 。从国库提出巨款同泰寺洽商相关“购买”事宜 。长老们见有利可图都积极主动配合,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用等价交换的办法,萧衍被收购回来 。萧衍坚决舍身,怎奈级别太高“身不由己”被恢复了人身主权 , 继续担任领导职务 。要不是萧衍对佛教事业的忠诚人神共知,换了别人绝对被认定是为了拿回扣 。
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让我放弃梦想吗?萧衍捧着《大般涅经》得意的笑了 。经书里说:“戒杀生”,这恰好与中国儒家的“仁心仁闻”的观点相契合 。萧衍想,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人杀生肯定就为了吃肉 。管杀生要从根本上抓起,不准吃肉,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于是他亲自撰写了《断酒肉文》:
弟子萧衍,于十方一切诸佛前,于十方一切尊法前,于十方一切圣僧前,与诸僧尼共伸约誓:今日僧众,还寺以后,各各检勒,使依佛教;若复有饮酒啖肉不如法者,弟子当依王法治问 。诸僧尼若披如来衣,不行如来行,是假名僧,与盗贼不异 。
天监十六年(517年)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连续两天,华林园内聚集了僧尼1448人举行法会 。梁武帝参加了这次法会,并再次重申,作为佛教信徒应该不喝酒不吃肉,全面实行三餐素食,这才是真正的尊佛敬佛 。不但如此,就连普通老百姓如果想得到佛祖的保佑安居乐业,也都应该在饮食方面少荤多素,甚至只素不荤 。
他还以身作则发毒誓,若做不到 , “愿一切有大力鬼神,先当苦治萧衍身 , 然後将付地狱阎罗王与种种苦,乃至众生皆成佛尽 , 弟子萧衍犹在阿鼻地狱中 。”
可是,人本来就是食肉动物,是人类演化至今保持的饮食习惯 。据《喝断肉经竟制》就载,僧正慧超、法宠法师就站出来反对萧衍:“若经文究竟断一切肉,乃至自死不得食肉,此则同尼干断皮革,不得着革屣,若开皮革得着革屣者,亦应开食肉 。”然并卵 , 萧衍乃九五之尊,他的金口一开御笔一挥,谁敢不从?自此以后 , 不吃肉只吃素就成为了中国佛教的特色 。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吃素是为了什么 吃素是谁提出来的

达摩祖师对萧衍吃斋礼佛,建寺斋僧等评价:並无功德 。不过某种角度来说,他倒是实现了梦想,而且还加倍 , 不光是肉,任何食物跟他都彻底无缘了——太清三年(549年)五月,萧衍饿死于台城皇宫净居殿,享年八十六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