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一、 花蛤
学名菲律宾蛤仔 , 又称杂色蛤、俗称花蛤、砂蚬子、蚬子等,属于帘蛤亚目,帘蛤科,在我国的大连、丹东、山东、福建等沿海有广泛的分布和养殖 。一般壳长约2.5—3.5厘米,贝壳表面颜色多变,一般为深褐色或灰黄色,杂有彩色斑纹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低脂肪,是餐桌上的常见烹饪食材和深加工品原料,如冻煮杂色蛤、杂色蛤肉等(1、2)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二、 蛏子
一般是指竹蛏或缢蛏,属于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壳长形而两端圆,长可达8厘米,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生活在近岸的软泥滩涂, 在我国的沿海区域大连、山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省有广泛的养殖,早在《本草纲目》中就已经对福建缢蛏养殖进行了记载,是我国传统的4大养殖贝类之一 。蛏子肉嫩味鲜,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凉拌蛏子肉、蒜蓉蛏子、辣炒蛏子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菜肴,另外蛏子也被加工成蛏干、蛏油等便于保存的深加工品 , 其贝壳也是一种中药材,可用于治喉风急痹等疾?。?、4、5)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三、 海瓜子
俗称叫海瓜子的海鲜有多种,主要因为不同地区对不同海鲜的俗称不同而形成的 。比较熟知的海瓜子品种有如下的几种:
1)一种海瓜子(舟山、宁波地区)学名为彩虹明樱蛤 , 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贝壳长卵形或三角形,贝壳表面平滑,灰白色,略带彩虹光泽 。肉质呈淡红色,营养丰富,其味道鲜美可以与龙虾、青蟹等相媲美,主产地在浙江慈溪附近(6、7)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2)一种海瓜子的学名凸壳肌蛤,又名寻氏肌蛤,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长17-24mm形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 , 因壳薄而透明故又称薄壳 。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 。其含丰富的蛋白质、抗氧化钛、钙等营养成分 。主产地在潮汕地区,大部分海瓜子被用作鲜食材(8、9、10)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3)一种海瓜子的学名为纵肋织纹螺 , 山东地区等俗称其味海瓜子 , 大连地区俗称为海撒子 。纵肋织纹螺是织纹螺类中比较容易分辨的一种,其贝壳上的纵纹会有一条或者两条比较粗大的白色纵向条纹 , 外壳呈锥形,颜色发黄 。织纹螺平时埋在浅水处的泥沙里,主要以有机物碎屑和藻类为食 。其实织纹螺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如果摄入了有毒的藻类和有机物碎屑 , 毒素就会在织纹螺胃囊内堆积 。因此 , 织纹螺是否有毒跟其“食谱”和水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山东地区、大连地区的海水浮游生物不含毒素甚至极低,因此生长在这些区域的海瓜子或海撒子不含毒素(11、12)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四、 蚶子
一般是指泥蚶、毛蚶和魁蚶等,属于瓣鳃纲、蚶目、蚶属,俗称蚶子,毛蛤等 。壳质坚厚 , 长卵圆形,壳面呈白色 , 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 , 壳缘具齿细密 。贝肉呈红色 。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沿海地区 。贝肉营养价值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13) 。食用蚶子时需要注意要煮熟以后再食用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五、 蚬子
蚬是双壳纲帘蛤目蚬科水生软体动物的统称,壳厚而坚 , 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 , 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14) 。常见的被称为蚬子的品种黄蚬子、花蚬子和白蚬子 。
黄蚬子又称清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 , 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 , 暗黄色的斑纹 。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花蚬子就是通常是指杂色蛤 。
白蚬子学名为四角蛤蜊,贝壳坚厚 , 略呈四角形 。我国沿海分布极广,产量大,以辽宁、山东为最多 。白蚬子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通常作为鲜食的食材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六、 蛤蜊
蛤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 可以代表一部分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和蛤蜊科的物种 。在胶东地区或被称为嘎啦(gá la),或被称为嘎(gǎ) , 在大连地区被统称为蚬子 。
七、 贝壳
贝壳:泛指软体动物的外壳,形状各异呈螺旋状、三角形、扇形、卵圆形、长条状等,螺旋形状的海螺壳、扇形的虾夷贝壳、卵圆形如蚬子壳、长条状如蛏子壳等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备注:文中所有图片引用自百度百科
引用文献:
1. 李秋、罗晓东,丹东地区池塘养殖菲律宾蛤仔技术 河北渔业,2020,(4):14-15;
2. 邱清华,杂色蛤子的形态习性和养殖法 动物学杂志,1959,(11):511-517;
3. 徐娴等,盐度胁迫下缢蛏渗透压变化及V-ATPase H 基因的表达分析,动物学杂志,2020 , 55(5):606-613;
4. 牛冻红灯,我国沿海缢蛏群体遗传结构的mtDNA-COⅠ分析,动物学杂志,2010,45(2):11-18;
5.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朝,[卷十/介部] 蛏壳;
6. 岳晓华等,彩虹明樱蛤的低温保活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 , 18(1):56-58;
7. 吴树敬 , 海虹明樱蛤的蓄水养殖,福建水产,1995,9(3):14-19;
8. 孔美兰等,水解寻氏肌蛤蛋白制备抗氧化钛的研究,教育学院论坛 , 2019 , 29(7):106-108
9. 海瓜子(寻氏肌蛤)的养殖方法,土流网 [引用日期2019-03-19];
10. 张义浩,浙江沿海贻贝种类形态比较研究 , 渔业经济研究,2009,(2):14-19
11. 网传织纹螺有毒 专家:食用本地波螺没问题,半岛晨报,2017-04-18;
12. 网传织纹螺有毒 威海本地海瓜子躺枪被“冤枉” , 威海晚报,2017-04-26;
13. 陈建华等 , 毛蚶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河北渔业 , 2006,153(9):24-25;
14.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资源编码 , 21131363111 。
花蛤:一般指菲律宾帘蛤,又被称为杂色蛤 , 是一种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于我们南北海域 , 是我国的四大贝类养殖品种之一 。因为产量高,价格相对便宜 , 现在已广泛占领各大市?。?也是夜市大排档中的主力军 。重庆夜啤中的辣炒花甲,其实大部分就用这种花蛤做的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蛏子:蛏子是一种海产品,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且产量很高 。蛏子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等 , 特点是贝壳长 , 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 。蛏子是中国沿海一带常见的海鲜 , 一般以姜葱、豉汁、美极等做法最为常见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蚬子:蚬子分为白蚬,黄蚬 , 花蚬三种 。相对比花蛤,其鲜味更浓,肉质更为丰富嫩滑,壳比较坚硬,含沙相对较少 , 沿海一带一般用于汤菜的制作,也经常用于炒制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蚶子:蚶子是蚶类动物的总称 , 是双壳纲中比较原始的类型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 。中国蚶子的种类很多,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有毛蚶、泥蚶和魁蚶等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蛤蜊:蛤蜊其实是双壳纲软体的总称,一般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 。
海瓜子:海瓜子一般指寻氏肌蛤,是贝类海产品 , 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贝壳?。?略呈三角形,壳薄而透明 。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自壳顶至后缘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纹及波状花纹 。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每年8-9月产卵繁殖 。肉质鲜美 , 营养丰富,是沿海人野生食用贝类之一 。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花蛤和蛏子的区别图片 花蛤蛏子蚶子如何区分】
厨子,头条号的美食原创作者,餐饮业二十多年老兵,擅长:火锅、江湖菜;如需了解更多资讯 , 请关注【厨子说菜】,谢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