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方案如何做?就必须了解施工方案的整体要求与编制要求!

第一部分:施工方案整体要求
一、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坚持个人编制、集体讨论、成稿交底、动态管理的整体思路 , 必须在施工前一周内编制审核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对施工方案的落实检查和动态修改,使施工方案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
二、施工方案编制应达到精炼,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 尽量采用表格、图形、图片和三维仿真模拟展示的形式反映编制内容,达到清晰和一目了然的效果,应着重于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的针对性描述 。
第二部分: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要求

一、 编制依据:
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旨在要求编制人员熟悉方案涉及到的图纸、规范,并确保版本有效性 , 建议注明图纸版本号或下发日期 , 以确保施工图纸的有效性 。
二、 工程概况
(一) 工程主要情况
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名称,所属工程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高度等;工程参加单位的相关情况 , 工程的施工范围,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等 。
(二) 设计简况
主要介绍施工范围内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设计内容和相关要求,包括工程所在部位、面积、工程量、规格型号、分布范围、施工做法等;
(三) 工程施工条件
应重点描述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相关的道路交通、水电资源、机械设备、设施材料、当地政府要求等现状情况 。
三、 施工安排
(一) 工程施工目标
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总目标和分解目标,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和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要求;明确该施工方案所属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率(即实测实量合格率) , 观感质量水平;成本目标中应明确材料损耗率控制的要求等 。
(二) 施工段划分
根据施工进度、资源配备等情况合理划分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流水段,并必须同时说明施工起点、施工流向、施工顺序(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等 。施工段划分以图表或三维仿真模拟展示、施工顺序以流程图表示;
(三)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施工安排并简述所采取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等管理措施 。
(四) 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目标控制和总承包单位的要求设置工程管理机构 , 该机构各种专业人员配备齐全(含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完善项目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
四、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一)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图纸深化和技术交底的要求、检试验计划、样板制作计划,还需注重前后工序的相互衔接,明确技术交接内容或移交计划等;
2、现场准备
阐述对现场生产场地、道路交通、生活设施、水电资源、平面布置等进行满足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生产需要的改造方法,并说明与相关单位进行场地交接的计划等;
(二)资源配置计划
1、劳动力配置计划
确定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用工量并编制专业工种(含特种作业人员)劳动力计划 , 应以表格和劳动力曲线图表示;
2、物资配置计划
包括工程材料和设备配置计划、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配置计划、以及计量、测量和检验仪器配置计划等,列表表示 。
【施工方案应该怎么做】
五、 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安排,并结合总承包单位的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编制;进度计划中应反映出各施工区段或各工序之间的搭接关系,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采用专业软件如project、梦龙等进行编制,并附必要说明 。
六、 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
(一)施工方法选择
施工方法是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期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验手段等,相比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更细化 。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资源供应、施工内外条件、质量等级、技术能力等因素确定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法,包括工艺、设备、仪器、设施材料等方面施工方法的确定,(图表、照片、三维仿真模拟展示、文字表达)工艺原理
(二) 施工工艺流程
流程图使用visio软件绘制
(三) 施工操作要点
按照流程图写明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各施工步骤及要点,确保包含内容与工艺流程图的一一对应 。
(四) 细部关键节点控制
对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安全难控制、技术难度大、“四新”技术等方面在细部做法和复杂节点控制中提出主要施工措施和要求;既有技术成果(包括课题成果、工法、QC、行业先进做法)应用的具体做法应穿插写入 。(三维仿真模拟展示或图表描述)
(五) 季节性施工
大风、冬期施工、夏季施工、雨期施工、台风等应明确施工中的具体影响、影响方式和应对措施 。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气候特点和施工内容所处时间段以及气象部门的预报资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 , 施工内容与气候影响要有明确的对应性,不得泛泛而谈 。
七、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检验标准
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材料和工序的检验、试验要求以及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质量验收标准 。(文字或列表叙述)
(二)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施工具体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保障措施 。重点在于现场应能够有效执行的措施,不应空泛套用 。
(三)成品保护
明确针对该施工方案中的成品保护责任、制度、方法等(三维仿真模拟展现、照片、文字表达) 。
(四)监控测量
编制内容应明确监测目的、监测要求、监测仪器及方法等,并有相应的图示(点位布置)及说明 。监测要求和频次、监测仪器的选用应符合规范要求 。
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等 。
九、绿色施工
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因地制宜的做到现场材料充分二次利用,节约能源及原材料,满足城市综合治理的要求,明确响应“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措施,同时确保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图表、照片、三维仿真模拟展现、文字表达) 。
十、施工计算
(无施工计算不编写)
施工方法选择的选择应进行必要的技术核算,计算内容是针对施工工艺技术中的技术参数进行验算,以确定选用的技术参数满足要求 。计算可采用相关计算软件 , 但应特别注意软件中参数设置要和实际受力模型、材料实际性能参数、实际环境情况相符合,不能出现计算与实际脱离的情况 。
要说明软件名称、版本号、有效期等信息,便于核查比对 。
计算书的编写要符合专业设计计算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绘制图纸应当符合建筑制图标准的要求,当涉及机械设备制作安装时,要符合机械设备制图标准的要求 。
施工方案是用于指导分项工程具体施工工序的文案,重点就是施工技术指导 。
一般来说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编制施工方案的要求,但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分部分项工程概况,2、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评估,3、施工工艺方案,4、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其中1/2/4点都可以根据项目部已编制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和质量管理策划等资料中查找对应的内容并进行简单修改或者补充来完善施工方案 , 比较耗费精力是第3点:施工工艺方案 。
施工工艺方案主要包括: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施工顺序、平面布置、施工方法、工艺及主要工序工艺流程、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主要资源配置方案及使用计划、监控量测方案等 。
这些内容都可以网上查找对应的方案来进行参考,但每个项目情况不一样,因此在参考过程中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 不知道怎么修改内容可以问问现场的老工长或者工人 , 他们都很清楚该怎么做 。在掌握好施工工艺的每道工序安排后,也就很清楚怎么来写施工方案了,这样写出来的方案也就比较具有指导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