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视同工龄退休时如何认定 退休人员视同工龄认定怎么办理

对于参加工作时间比较早的人员(比如: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在退休前,都需要办理工龄认定,用来核算视同缴费年限 。退休职工应如何办理视同工龄认定 , 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岗职工视同工龄退休时如何认定 退休人员视同工龄认定怎么办理

一、哪些人需要在退休时办理工龄认定?
1.当地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正式职工 。
2.特殊历史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有参军经历的退伍军人 。
比如:沈阳市在1992年10月建立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那么,在1992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或者有过知青和参军经历的职工 , 在退休前,均需要办理工龄认定 。
【下岗职工视同工龄退休时如何认定 退休人员视同工龄认定怎么办理】
二、办理退休时,为什么要进行工龄认定?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方可办理退休 。而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实际缴费年限;二是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以养老保险缴费记录为计算依据;视同缴费年限以工龄为计算依据 。
三、如何进行工龄认定 , 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首先 , 职工本人要写一份关于工龄认定的书面申请材料 , 说明与工龄相关的真实情况 。
其次,需提供本人的人事档案及相关资料 , 如:招工审批表、转正定级审批表、历年晋级工资审批表等原件、复印件 。如个人档案不全的需提供短缺年限本人领取工资签字花名册或人事劳动部门调动手续、行政工资介绍信、职工简历表、职工登记表等原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档案保管单位的公章) 。
最后,个人或者企业退休经办人员,将上述材料一并交给工龄审批窗口的工作人员,办理工龄认定 。
四、如何计算视同缴费年限(工龄)?
下面以沈阳市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为例,仅供参考 。
王大爷1985年7月,在沈阳某国企参加工作,1992年10月当地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 公司开始为王大爷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2021年10月王大爷退休,那么王大爷退休时的累计缴费年限是多少?
下岗职工视同工龄退休时如何认定 退休人员视同工龄认定怎么办理

1. 王大爷视同工龄=视同缴费年限=7.25年 。
2. 王大爷实际缴费年限:2021-1992=29年 。
3. 王大爷累计养老保险缴费年限:7.25+29=36.25年 。
写在最后:
1. 工龄认定是有一定范围的,并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在退休前都需要办理工龄认定 。随着60后、70后逐渐退休,未来80后、90后都开始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作为养老金的计算依据,将会很少涉及工龄认定的问题 。
2. 工龄认定最重要的认定依据源于人事档案 , 如果个人的人事档案记载清楚,相关材料齐备,工龄认定起来就会很顺利 。如果人事档案材料不全,将会影响工龄的认定,甚至无法认定 。所以,对于涉及到工龄认定的职工,要尽早核查人事档案材料,早做准备 , 防患于未然 。否则临时抱佛脚,恐怕很难顺利退休,甚至影响个人的养老金 。
下岗职工视同工龄退休时如何认定 退休人员视同工龄认定怎么办理

很多临近退休人员,往往因人事档案缺失,无法办理工龄认定 , 直接影响退休工资 。你认为,责任应该由谁承担?欢迎留言!
视同缴费年限不是适龄退休人员怎么办理问题 。
“视同缴费年限”的定义是指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群体的工龄认定 。即从参加工作,包括上山下乡、参军、用人单位委培的技校学生的起始时间至国家实行养老制度改革前的时段的工作年限 。
通常情况下 , 职工档案在国家实行养老制度改革后的一段时间内,职工档案在用人单位的,要统一送到社保局或者社保局派专人驻厂,审核在职职工全部职工档案,审核视同缴费年限合格的,在职工档案里都放入一张表——“工龄确认表” 。
职工档案在社保局的,社保局统一进行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审核通过后,在职工档案里放入“工龄确认表” 。
那么,为什么有个别职工(包括下岗职工)职工档案里没有“工龄确认表呢?
有以下几种原因:
下面视同缴费年限的确认,是指连续没有中断的工作年限 。
1、在国家实行养老制度改革前,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职工档案里没有“工龄确认表” 。也不能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 , 职工档案是废档 。
2、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职工由于违法,被判刑的人员 , 职工档案里没有“工龄确认表”,也不能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职工档案是废档 。
3、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调整工作单位,调入单位已经做完职工档案工龄确认工作 , 所以,部分后调入新单位的职工 , 没有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 。
4、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调出人员,没有到新单位报到,职工档案一直放在个人手里,没有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 。
5、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职工从一个单位转入另一个单位,没有按时到另一个单位报到,离职与入职时间有一段间隔 , 到新单位报到时间与离职时间不一致,错后,职工档案里就不能体现“连续工龄”,所以不能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或者直白的说,档案是废档 。
职工档案在个人手里或者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调单位错过新单位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的职工,退休时,社保局会审核职工档案是否符合视同缴费年限确认 , 符合者可以补办视同缴费年限确认 。
社保局对职工档案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的依据是:
1、查看职工档案里的最早职工登记表(含上山下乡知青登记表、参军入伍登记表)的时间;
2、查看职工档案里的历年调资表 。
3、查看职工档案里,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职工调转单位,调出单位和转入单位的时间是否具备一致性和连续性 。
如果职工档案里缺乏视同缴费年限确认的要件,比如缺少历年职工调资表,社保局可以要求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历年工资发放表,下岗职工可以到原单位(破产企业,到单位留守处)查找历年职工工资发放表,作为旁证材料,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