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鸟叫做小??(pì tī),学名叫做Tachybaptus ruficollis,也有一些奇怪的俗名如水葫芦、刁鸭、王八鸭子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是浮水的水鸟,它并不属于雁鸭类 , 而是单独隶属于??科??属 。这个属里还有好些鸟类 , 如凤头??、赤颈??、角??、黑颈??等 。

(↑小??)
小??除在我国除了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区域的水体都能够见到,包括在一些城市里湖泊和河流 。在东北和华北 , 它可能只在繁殖季节逗留 , 而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它是一年四季栖息于此的留鸟 。它的体型较?。沓そ鲇胁坏?5到30厘米左右,且身体短而圆 , 想来正是因为如此,才被冠以“水葫芦”的别名吧 。

(↑小??)
小??潜水功夫了得,常常潜入水中寻觅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食物,在受到惊吓时,也会迅速潜入水中 。它的双脚和雁鸭类不同,每根趾上带有单独的蹼,而不具有连续在趾间的蹼 。它的双脚长在身体后侧,利于在水中游动,特别是潜水时游动,不过一旦上岸,保持身体平衡就比较麻烦了 。加上它翅膀短圆,也不善于飞行,因而,它很少离开水体活动 。

(↑小??的脚长在身体后侧)

(↑小??的脚)
在非繁殖季节,小??身体的上部呈灰褐,下部偏白色,而到了繁殖季节的四五月开始,它便换上更为浓烈的繁殖羽,喉部和前颈呈现暗红色,头顶和上体偏褐色 , 下体偏灰,在嘴巴基部还有明显的黄白色嘴斑 。

(↑小??羽色对比,其中最下方的是繁殖期的羽色 , ecl指的是非繁殖季节,juv为幼鸟)

(↑小??(繁殖期))

(↑小??(非繁殖期))

(↑小??(尚未成年的幼鸟))
小??的巢穴也是筑在水面上,它的巢穴是用草叶团搭成的浮巢,通常倚靠芦苇或者莲花等挺水植物边,随着水面的起落 , 巢穴也会沿着挺水植物的茎干上下,而不会被淹没 。孵卵的亲鸟警惕性很高,一旦有风吹草动,便将卵用草叶盖住藏好,然后立即遁走 。而当雏鸟孵化后遇到敌害,亲鸟还能将它们背在背上,或者夹在翅膀下,带着逃走 。

(↑小??的巢)


(↑小??(育雏中))
目前,小??的种群数量还有一定规模 , 在我国仅列入“三有动物”名录予以保护 , 不过,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湿地不断被人类开发利用 , 其生境碎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种群数量目前是趋于下降的趋势 。这种较小的水鸟和其他湿地生物一样,赖以我们的保护 。



(↑小??)
这是一只小?? 。
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的名字读作pì tī 。别看它的中文名这么有文化底蕴,它的俗名可是很接地气的,有些地区把它俗称为王八鸭子、油葫芦、油鸭子 。

小??比常见的绿头鸭等野鸭体型?。奶宄ぶ挥?7厘米左右,成年人的一只手掌就能够托住它 。这种水鸟的嘴巴短而尖,和鸭子的扁嘴不同 。它们的脚蹼像叶片一样分开生长在每根脚趾上,而不是像鸭子的脚蹼一般将几根脚趾连在一起 。

小??严格来说并不是鸭子 。它不属于鸭科 , 而属于??科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的研究报告,里面说,虽然都是水鸟但鸭类可以摇摇摆摆地在岸上行走,有时走的还能很快,可小??在岸上却举步维艰 。
这不仅是因为小??的腿比较短,还因为它们的腿生长在身体的中后偏下部 , 偏离了身体的重心,致使腿几乎无法稳定地支撑起身体 。小??飞翔降落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腿部力量不足而搓一脸“土” 。好在它们小大多数时间在水面活动,起飞和降落也一般是在水上,所以“小短腿”对生活的影响并不太大 。

虽然小??在岸上笨拙 , 但在水里还是当得起“油葫芦”这个绰号的 。它们善于潜水,能够潜入水下近1分钟的时间,捕捉各种鱼虾、蛙类和昆虫 。有时它们也会吃少量的水草 。
小??的身体浑圆,几乎看不出尾巴在哪 。它们的背部羽毛颜色较深,与腹部加以对比就好像背上背着一个“王八盖子” 。这也是小??得名“王八鸭子”的原因之一 。

【这叫什么鸟,这是什么鸟啊】
这种鸟类在中国的华北,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都比较常见 。目前,小??是中国的“三有”保护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