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纸的人是哪个
发明纸的人是蔡伦,蔡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在西汉时期,其实中国已经有了造纸术,但是并没有那么先进,在东汉元兴元年,蔡伦用树皮、麻头、鱼网和敝布等各种原料 , 通过多种工艺制造出了纸 。在没有发明纸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想尽办法,利用石头、砖头、树叶、树皮、蜡板、铜、铅、麻布和兽皮、羊皮等将文字记录下来 , 但是不如蔡伦发明的纸廉价实用 。由于这种纸的原材料非常容易找到,且价格便宜,质量较好,所以在那个时期被广泛使用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 , 于是就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

蔡伦 ,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 , 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

【谁发明了造纸术,发明纸的人是哪个】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还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
造纸术的影响:
1、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同时还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巨大贡献;
2、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世界科技和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由于它便于携带,且取材廉价方便快捷 , 所以被广泛使用,推动了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甚至推动了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
谁发明了造纸术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1、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 , 使纤维充分吸水 。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
2、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 。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
3、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 。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 , 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
4、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

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 。
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 。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
另外,《后汉书》中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 。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 , 应为可信 。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纸的人是谁
发明纸的是蔡伦,蔡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家 。在没有发明纸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想尽办法,利用石头、砖头、树叶、树皮、蜡板、铜、铅、麻布和兽皮、羊皮等将文字记录下来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
纸的发明者
纸是蔡伦发明的 。纸,又被称为无光泽毛毡纸,由含植物纤维的原材料经过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工艺流程制成,可用于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 。有别于_氐 , _氐为动物纤维”丝滓” 。
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片状物 。纸是书写、印刷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包装、卫生等其他用途 , 如打印纸、复写纸、卫生纸、面纸等等 。
由于纸的发明和推广,才使人类可以不再用泥、石、木、陶、金属等材料记录文字或图画,也使古代大量信息得到传播和保存 。
谁发明了造纸术
问题一:中国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 。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 。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 ,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 , 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 。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 , 但边没有完全腐烂 。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 。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 。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质地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 。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
除此以外 , 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 。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 , 汉武帝不喜欢他 。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 , 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 。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 , 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返?。汉武帝大?。此画发生在公元前91年 。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 , 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 。据东 *** 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 。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 。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 , 都早于公元105年 , 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 。
持否定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同志认为 , ”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 。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 。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 。”这是争论中的一种意见 。
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是“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 , 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张中国式的植物纤维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 。而灞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 。理由是”从外观看,其纸腩松弛,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 。经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 , 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 。或许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如乱麻 。线头等 纤维的堆积物 , 由于长年垫衬在古墓的铜镜之下 , 受镜身重量的压力而形成的片状 。此外 , 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 , 也都是十分粗糙 , 充其量不过是约纸的雏形 。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
问题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所谓的蔡伦造纸其实是不准确的 。蔡伦其实是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的制作更简单,质量更好,使用更广泛 。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质品 。对于是谁发明了纸并没有详细而准确的记载 , 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吧!而蔡伦对于造纸术的改进是真正使纸张得到了推广…贡献是巨大的 。
问题三:造纸术是谁发明的了?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一般由经过制常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 , 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
蔡伦字敬仲,汉族 , 东汉桂阳郡人 。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作为一名古代宦官 , 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 , 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
所以人们一般都会说蔡伦造纸 。
问题四:造纸术最早是哪个朝代的谁发明的? 造纸术(Papermaking technique/Paper Making tech耿ics)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 , 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或方絮 。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 。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 , 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
问题五:造纸术是谁发明的?是蔡伦吗? 蔡伦不是造纸术发明人,他只是改进而已 。
多年以来 , 中国使用的教科书告诉人们,东汉时期蔡伦开始造纸 。而二十世纪以来几项考古发现表明,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纸”,这两种观点引起了学术界40多年的争论 。日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 。
“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根据来源于《后汉书》 。由于《后汉书》作者对这一事件的纪录非常明确,且《后汉书》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他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1957年,陕西出土了西汉晚期的灞桥纸,1974年,甘肃居延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关纸,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窑藏出土了中颜纸 , 这些考古发现使学术界对蔡伦造纸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一派专家认为,经过考证,这些纸的年代都比东汉早,因此可以说,在蔡伦之前中国就有纸,蔡伦不应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另一派专家则对出土这些纸的古墓或遗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的纸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虽然在西汉时期中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地较粗糙,结构也比较松散,造纸技术处于初级阶段,而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重大的革新 , 才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为今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纸 。因此,部分专家指出,蔡伦对纸向中国、向世界的推广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 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纸的人,也可以算作“造纸术”的发明人 。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再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纸 , 与以往考古发现不同的是,这次出土的古纸质量较好 , 纸面平整光滑,质地薄而软,上面还有用细墨线绘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 。经专家考证,这张古纸的“生日”是西汉早期,比东汉蔡伦造纸的历史早了300多年 。所以 , 这张目前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马滩纸,当时成为中国在西汉早期就有优秀纸张的惟一物证 。
近日,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发现,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何双全告诉采访人员,该遗址出土了200多片纸文书残片和麻纸,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 。根据同时出土的简牍和地层分析 , 这些古纸的年代从西汉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到西晋都有 。古纸的颜色和质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黄色厚等8种 。从残留在纸面上的残渣看 , 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何双全说 , 此次敦煌出土古纸的数量之大、品种之繁多、时代跨度之久 , 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这些古纸的发现不但有力地印证了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也为中国研究纸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证 。
问题六: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希望采纳,谢谢
问题七:谁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相传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63-121年)所发明 , 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 , 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 。在中国,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东汉的许慎在他编写中国第一部条理清楚、体系分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谈到“纸”的来源 。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 。’ 。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 , 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纸的发明、发展及传播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
其他文字载体
主条目:文献
在纸尚未问世之前 , 古代中国的文字资料有许多不同的载体 。
甲骨,指龟甲与兽骨(大多使用牛肩胛骨,面积大而平整,利于刻划) , 主要应用于于商代,作为占卜之用 。据学者郭沫若研究,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所以其起源约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 。
金,即指各种金属器具,应用得最多的为青铜,即铜与锡的合金,也有少量铁、金、银等,流传于先秦时期 。当时文字多铭刻于钟、鼎等典礼仪式用品,故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
石:以石为载体的文献包括碣、碑、崖刻等,从秦朝到现代都有应用 。
竹、木:将竹或木头劈成长而窄的竹片(木片),称为竹简(木简),可用来记录文字,广泛应用于先秦至三国两晋时期 。此外,还有以宽木板作为书写载体的,称为牍 。
帛,是古代高贵的纺织品,由蚕丝制成,质轻、柔软而坚韧,是很理想的书写用品 。但是产量少、价钱n贵 , 一般人用不起 。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年代约在西元前193年,内有帛书多卷,内容包含历史(如《春秋》)、哲学(如《老子》)、医学(经络、养生)等 , 是一笔珍贵的人类遗产 。
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古纸,世称灞桥纸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纸 。经鉴定,该纸是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为原料制成的 。制作技术较原始,质地粗糙,还不便于书写 。
造纸技术改良者蔡伦蔡伦于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较低品级的太监职位) 。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 。蔡伦有真才实学,为官尽忠职守,多次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进谏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
后来,蔡伦担任尚方令,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 。人们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 , 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并改进当时的造纸技术 。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自古以来,书籍文档都是用竹简来做书写载体的,后来出现了质地轻柔的缣帛,但是用缣帛制纸的费用很高昂,而竹简又笨重 , 于是蔡伦想进行技术创新,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之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纸称为“蔡侯纸” 。
使用了桑皮、楮皮、三桠、荛花等植物做为原料 。
在造纸的过程中 , 使用的助料有很多,最基本的为蒸煮与漂白两种 。蒸煮助料的作用为去除原料中的杂质,以便取得纤维;漂白助料的作用为去除其中的色素 。
参照右上方图片,有五个主要的步骤 。从图中可知当时中国的造纸业已经相当成熟,每道工序的专家各司其职,并且已开发出一些造纸专用的设备……>>
以上就是关于谁发明了造纸术,发明纸的人是哪个的全部内容,以及发明纸的人是哪个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