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三候的候是什么意思

冬至三候的候是什么意思

冬至三候的候指天数,我国古代把每五天称作一“候”,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 每一个节气是十五天,所以在一个节气的周期内就有“三候” 。
三候可以分为初候、次候和末候,所以“冬至三候”就是指“冬至”这个节气中的三个“候” , 也就是第一个五天为“初候” , 第二个五天为“次候”,第三个五天为“末候” 。
冬至三候的候是什么意思

冬节是“时年八节”之一 , 各种冬至节日食物甚多,我国南北方过冬至的习俗不同 ,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在北方大多数地方人们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 所以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风俗习惯,而在南方大多数地方人们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 。

冬至三候分别是什么 每年冬至都是同一天

1 冬至三候分别是什么 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意思就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 , 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
2 冬至过后白天每天变长多少时间
每天白天变长90秒 。
冬至当天北半球白昼是最短的,此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 , 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但是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 , 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 但是白天变长的时间并不明显,以每天90秒的速度增长 。
3 冬至当日回三刻是多长时间
45分钟左右 。
冬至当天有回三刻的说法,此时一刻是14分钟多一点,越等于15分钟,三刻其实就是指45分钟左右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换算下来也就是1500分钟左右 。
4 每年冬至都是同一天吗
不是的 。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黄经达270°,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 , 冬至之后天气会越累越冷,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今年是2021年,冬至是12月21日这天,由此可以知道,冬至每年并不是同一天 。

冬至三候是什么意思含义和象征

今年的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意味着全国各地将在这一天正式入冬 。关于冬至 , 我们了解过很多相关知识,比如各地民俗、冬至养生常识……但说到冬至三候,大多数人却是一头雾水,似乎从未听说过 。究竟冬至三候是什么意思?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
众所周知,一年中包含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相差十五天前后 , 而我国古代又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三候为一个节气,换言之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 。为了凸显每一候的气候特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或是一些特殊现象来分别命名 。所以人们就根据冬至的变化特点 , 将冬至三候分别命名为:“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
一候蚯蚓结
按照我国古代的说法,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踏入冬至时节 , 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 所以人们发现,到了冬至一候时期,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懒得动弹,且年年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蚯蚓的这一现象称为蚯蚓结,并以此来命名冬至一候 。
二候麋角解
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 , 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 。夏至一阴生,到了夏至日 , 阴气生而阳气开始衰落,所以阳性的鹿角通常在此时脱落 。而冬至一阳生,阳气生而阴气开始衰落,则糜角在冬至日才脱落 。而且人们发现,糜角脱落的时间恰逢冬至二候,故用其来命名 。
三候水泉动
冬至时节 , 阳气初生 。深埋于地底的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所以此时山里的泉水纷纷流动并且温热 。而泉水开始流动时,时间正处于冬至第三候时期,所以古代人民就用水泉动来命名这第三候 。
冬至三候是什么意思?为了凸显冬至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们就将此时具有象征性变化的“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分别命名冬至三候 。
【冬至三候的候是什么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三候的候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冬至三候的候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