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一种智慧,叫“隐”

01
古人说:“隐 , 幽深邃也 。 ”
每个人都希望成事 , 并且把自己推到事情的“前台”去 。 就好比一个舞者 , 唯有站在舞台中间位置 , 才说明自己成功了 。
有道是 , 台上三分钟 , 台下十年功 。
所有能站在舞台中间的人 , 都经历了一段“煎熬”的日子 , 只是鲜为人知而已 。
因此 , 真正懂得为人处事的人 , 都是“善隐”的人 , 在进退之中 , 成全更加优秀的自己 。
诸葛亮|有一种智慧,叫“隐”
本文图片

02
第一 , 隐居:酒香不怕巷子深 。
《陋室铭》里说:“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
如果你是君子 , 那么你就不怕没有人赏识你;如果你是富豪 , 就不怕没有人知道你的名号 。 就算是庸俗的人 , 也知道“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 。
一个人要做成大事 , 不要急于求成 , 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 , 蛰伏起来 。 当自己的能力到了一定的高度 , 自然会有人找到你 , 给你一个巨大的舞台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 住在草屋里 , 但是刘备慕名而来 , 留下了三顾茅庐的典故 。
其实 , 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 , 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 只是水镜先生淡泊名利 , 一辈子都过着躬耕的生活 。
刘备、刘表等大人物 , 都去拜访过水镜先生 , 都期待他出山 , 但是他委婉地拒绝了 。
水镜先生的弟子庞统说:“我出生在边远偏僻的地方 , 很少见识到大道理 。 如果不叩击一下声音洪亮的钟鼓 , 那就不知道它的声音之响 。 ”
隐居的人不是得过且过 , 而是另眼看世界 , 不在圈子里 , 却是对圈子最了解的人 。 他发出的声音 , 就像洪钟一样 , 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去 。
03
第二 , 隐退:条条大路通罗马 。
文豪陶渊明 , 挂印辞官 , 然后用心读书、写作 , 留下了很多的文字 , 名声大噪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我们随口就能说出他写过的诗 。
在苏东坡的笔下 , 有一个叫“方山子”的人 , 原名陈季常 , 祖辈都是官员 , 他本人一心要入朝为官 , 还结交了很多官场里的人 , 但最终没有如愿以偿 。
后来 , 方山子索性放弃了对官职的追求 , 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 , 因为总是戴着方形的帽子出门 , 识别度很高 , 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
他的家庭很朴素 , 但是家人很有精神 , 生活很有烟火气 。
他说:“光景百年 , 看便一世 , 生来不识愁味 。 ”
摆脱了烦恼 , 成就了高贵的精神 。 活成了乡野的梅兰竹菊 , 不就是另外的成功吗?
“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 , 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 , 至关重要 , 如果选了自己不喜欢、也没有前途的岗位 , 就只能浑浑噩噩混日子 , 拿着工资 , 养活自己 。
那些能够退隐的人 , 看起来是退步 , 其实是改变了自己的职业 , 更需要深思熟虑 。 从而 , 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成长 。
诸葛亮|有一种智慧,叫“隐”
本文图片

04
第三 , 隐形:水利万物而不争 。
老子说:“上善若水 。 ”
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 就像水流一样 , 滋润着大地 , 但是从来不会去索求什么 。 并且很少有人记住 , 水的恩惠 。
孔子广收弟子 , 不厌其烦地把知识传输给弟子 , 也不见疲倦 。
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 是丘也 。 ”
真的 , 没什么好隐瞒的 , 作为老师 , 把一切都公开 , 这是责任 , 也是人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