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习性
蚊子的习性:【蚊子的习性,蚊子的特性】
1、孳生习性,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 。
2、吸血习性,蚊子嗜血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 。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 。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 , 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 。

3、栖息习性,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 , 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

双翅目蚊科昆虫,有3600多种 。因雌蚊吸血而为重要的医学昆虫 。传播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 。蚊体细长,覆盖鳞片 , 足细长外观脆弱,口器在长吻内 。雄蚊触角丝状,有环毛 , 一般较雌蚊浓密 。雄蚊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有时亦食,但多数需吸血一次后体内的卵才成熟 。
蚊子的特性
蚊子的特性:1. 喜欢阴凉潮湿 , 有水的地方 。
2.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 。
3. 皮肤越细腻,越光滑的,它们越喜欢咬 。
4. 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 。
5. 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吸血 。=
蚊子 , 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 。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 。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
蚊子的特点是什么简写
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雌性为3-100天,雄性为10-20天.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蚊子唾液中的物质,让被叮咬者的皮肤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
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情动距离可达180公里.
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它们一般把卵子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整个世代1-2周左右.
蚊子的生活特性
一般蚊子每年4月开始出现,至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 。秋天气候变冷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天激醒后又出来害人 。最适宜蚊子的温度是30℃左右 , 太高了它们也受不了 。蚊子的生存繁殖环境必须有水,因此地面积水、洼地浅坑、污水、臭水沟、容器存水、花盆积水、下水道、地沟、有水的盆盆罐罐等都是蚊子栖身之地 。家庭中有存水的瓶瓶罐罐、天井、雨棚、下水管道、地漏等处,都有可能养蚊子,成为蚊子繁殖处 。蚊子生活习性 蚊子很喜欢有水的地方 , 小溪、稻田、河流、水坑、湿地等有水的地方,蚊子在水边能够保持幼虫生长发育增大种群数量,并能够维持蚊子所需的能量 。湿地植被是蚊子种群的食物源,也为蚊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 。
蚊的特征:蚊子对二氧化碳、热、潮湿空气极为敏感 。
生活史:蚊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及经四期,即卵、幼虫、蛹及成虫 。
食性: 通常只有雌蚊才吸血 。雄蚊以植物汁液为食粮 。有些蚊种嗜吸人血 , 而有些则嗜吸动物血 。
产卵: 大多数的雌蚊在产卵前都必须吸一次血,以供卵的发育 。孳生地一般可分为(1) 永久或半永久性的积水 (2) 流动的水 (3) 暂时性的孳生地 (4)各种积水容器等 。
寿命:一般来说,雄蚊只能生存一周,雌蚊能活2–3星期 。
治蚊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蚊子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 , 因为它们 , 我每年夏天都要失血 。不过我要算是幸运的,每年有不少人因为被蚊子叮咬而患上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之类的疾?。?可我还未曾因被蚊子的叮咬而得病 。正因为蚊子令人讨厌而且对人有害,我认为有必要了解蚊子,以便于对其进行灭杀 。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我用玻璃瓶在家门口捉到了四只蚊子,并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试验 。这些蚊子平均约1厘米长,其中3只为黑色 , 另一只的肚子上有白色条纹 。它们的腿长得与身体不成比例 , 几乎是身体的两三倍长,它们的胸部长满绒毛 。
从捕捉它们时的情况看,蚊子相当警觉 。通常在我看准了目标 , 靠近它,准备捕捉之前,它就似乎有所察觉 , 迅速飞离我的视线 。我不清楚这些蚊子是怎样发现我的,但我可以肯定,它们对震动相当敏感–有时我发现好几只蚊子呆在同一堵墙上,当我捕捉其中的一只时,离这只蚊子比较近的其他的蚊子会同时飞起来,因为它们感受到了瓶子撞击墙壁所产生的震动,它们认为这轻微的震动具有威胁性 。
蚊子似乎是一种怕光的昆虫–我从未看到过哪只蚊子在强烈的阳光下活动,而夜间则是它们活动的高潮 , 这一切好象都可以说明蚊子是一种厌光昆虫,可是在捕捉时,我发现它们都呆在墙壁上涂过石灰的地方,很少光顾较阴暗的角落,这是有悖常理的:蚊子大多是暗色的,呆在白色的地方无疑更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它们来说,呆在暗色的地方更安全些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晚上我把四只蚊子放入蚊帐中进行观察,我发现四只蚊子都待在了蚊帐的顶面上,而那里是光线最充足的地方 。我开始怀疑蚊子是否是厌光昆虫,于是我把一盏白炽灯和一盏热光灯放在蚊帐里 , 使蚊帐中两边的光线强度不一样(日光灯的亮度比白炽灯的亮度大)然后我不停地抖动蚊帐,当抖动停止后 , 我发现四只蚊子中有三只停在日光灯光照的泛围内,另一只停在两种光的交接处 。接着,我拔掉了白炽灯的插头 , 抖动蚊帐后,四只蚊子均匀分布在整个蚊帐内 , 这说明蚊子是喜光的,至少它是喜欢可见光的,为了”获得光明”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安全 。因此,皮肤白嫩的人容易招来蚊子叮咬 。
那么为什么蚊子不在阳光中活动呢?我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光中的不可见光引起的 。既然蚊子喜欢日光灯中的可见光,那么它也应该喜欢阳光中的可见光 , 如果阳光中没有不可见光(即红外线和紫外线),蚊子应该是喜欢阳光的 。而且 , 我认为蚊子主要讨厌红外线而不是紫外线,因为红外线会使蚊子缺水:蚊子是喜欢水的昆虫,它的幼虫必须在水中成长为蚊子,人工饲养的蚊子每天必须喝0.02毫升10%的糖水(差不多是它体积的两倍)才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生命 。大量红外线的照射会使蚊子体温上升,水分蒸腾加速,从而导致蚊子缺水死亡 。紫外线尽管对生物体有杀伤作用,但大部分已被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对蚊子没有威胁,相反,有研究表明紫外线对蚊子有吸引作用 , 捕蚊用的黑光灯就是利用紫外线对蚊子的吸引作用诱捕蚊子的 。
我每天晚上睡觉时,手总免不了要贴到蚊帐上 , 这时,蚊子就乘机叮我几口 。有一次,我的手肘上不到3平方厘米的地方被蚊子叮了七口 。通常,一只蚊子在喝饱以后的几小时内不会再吸血,所以那一次至少有七只蚊子被吸引过来 。蚊子怎么知道在那区区3平方厘米的地方有血喝?答案是:靠嗅觉 。动物在黑暗中搜寻目标的方法无非四种:靠听觉,靠红外线,靠发出超声波 , 靠嗅觉 。蚊子显然不靠听觉,因为对蚊子来说,人是一种庞然大物 , 靠听觉是感觉不到人在哪的,就好比当一架喷气式飞机从人头顶飞过时,人分辨不出飞机是从哪边飞来的 。它也不可能使用红外线:夏天37摄氏度时,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和周围空气所发出的红外线一样多 。使用超声波同样不行,因为这样无疑更容易被专吃飞虫的蝙蝠发现 。所以蚊子肯定是靠嗅觉发现目标的 。蚊子不仅靠嗅觉发现目标,也可以靠嗅觉来决定吸哪个人的血 。在我,我的妈妈、爸爸三个人中,蚊子对我爸特别感兴趣 , 他总是被叮得最多 。这也许与他的血型有关 。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对蚊子的研究只能到达这一水平 。一旦我们弄清楚蚊子的特点与习性 , 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们的弱点消灭它们 。
以上就是关于蚊子的习性,蚊子的特性的全部内容,以及蚊子的习性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