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虐杀动物者的一些心理分析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动力论的本能学说 , 人的本能可分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 。
生之本能是表现为生存,发展和繁殖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隐在生命的一种进取性 , 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 。它主要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如饥饿,口渴,爱欲等,它与个体生命和种族生存有关 。
死之本能是表现为生命发展的一种对立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 。当其能量向外投放时,则表现为破坏 , 攻击,挑衅等,当其向内投放时,则表现为自我惩罚 , 自我毁灭等 。
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以及它们的派生本能是可以互相融合,抵消,最终达到平衡的的 。如爱与恨的抵消,如吃食时吃者维持生命而食物遭到破坏 。由此形成一个心理正常的人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以虐待为乐的人显然已经失去这种平衡,其本能中死之本能占主导地位,生之本能受到压抑 。
又是为什么造成这种平衡失调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以虐待为乐的人其心理疾病为一种施虐癖 , 属于性变态的一种 。一般来说,性变态是人类性本能未获得正常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儿童期家庭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导致的 。施虐癖的产生 , 可能是由于性心理发展中,在性器期(第三阶段,约3-5岁)发生的力比多的停滞 。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人格由本我 , 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
2.自我代表人格结构中的现实部分,位于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原始本能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两者内化的心理代表 。它的主要功能为:满足基本需要,调节本我的原始冲动以符合现实的要求,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原始冲动,以维持三者之间的和谐 。它是按造现实原则来操作的 。
了解了这些后,再对施虐者进行分析 。
很明显,施虐者已失调的本能将通过本我这一部分来满足,潜意识中 , 他们想虐待一切可以加以虐待破坏的东西 。但超我通过社会规范约束了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认识到,如果不分对象,对人进行虐待,除了将遭受到良心的责备外,还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因此最终,他们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了满足本我冲动的形式,即对小动物进行虐杀,以避免未受控制的本能造成的恶果 。
他们或许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但他们怎么能逃避自己良心的责备呢?
这就要牵涉到弗洛伊德精神动力论中的自我防御机制的问题了 。
由于自我要同时应付本我的驱力,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时刻感到来自三者的威胁和危险而产生焦虑 。因此 , 自我既可能采取实事求是的方法去控制危险和解决问题,也可能采用否认或歪曲现实的方法 。后一类方法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
施虐者所采用的自我防御机制属于第九种:合理化 。这是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和理由,如寻找好听的借口使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 , 从而达到推卸责任或安慰自己的目的 。
如,施虐者可能会以“大家都吃肉,所以大家都在杀动物,因此我杀几个小动物也没么”或“现在这个社会人都活不好,杀几个小动物算不了什么”这样的借口来给自己开脱,却无视其行为是以虐杀获得快感,其本质与普通的杀动物是完全不同的 。
因此,当网友们开始攻击他们的时候 , 他们甚至会感觉委屈或者愤怒,并有“那么多坏人,甚至杀人的人你们都不管,偏偏要谴责我”这样的想法 。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自己是绝对无罪的,道德,人格都是良好的,仅仅是大家的眼光有问题使得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 。
正如那个上海虐猫女(可以网上搜索“上海虐猫女”了解)所说:“我杀小动物怎么了?”
这些施虐者,他们毕竟还存在着一定的良心和道德感,因此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可能会康复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否则,如果任其发展的话,那些杀人魔(如之前那个佳木斯变态杀人狂魔)可能就会是他们的下场 。
几乎所有变态杀人犯人格形成的初期都会有虐杀小动物的经历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堕落到这样的程度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
虐待动物的人对人和对社会都有危害,他们其中有些人是患了虐待病,不管人和动物都会成为其目标 , 具有社会危害性 。看下面这个真实事件 。
日本近期发生的一起案件,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
日本有位靠拾荒维生的老爷爷,今年已经81岁了 。

虽然经济条件一般,但爷爷却十分有爱心 , 经常投喂家里附近的流浪猫狗 。
不久前,他看到几个年轻人在虐猫,就上前制止了他们 。
让他没想到的是 , 从此之后,这几个人就和自己结仇了 。
5个年轻人先后四次用石头砸老爷爷,而且一次比一次狠 。
爷爷也报过警,但当地警察认为事情不严重,每次都是和和稀泥 。

终于 , 3月25日,5个人用砖头将老人砸至头部骨折,老人被送去医院后,不久就停止了呼吸 。
五名犯罪嫌疑人很快就被抓获,让人们感到震惊的是,他们都才刚成年,其中两个还是在校学生 。
【虐待动物对人有什么危害,虐待动物对人的影响】
